邹帅:以“合伙共治”破题基层治理,用“机制创新”书写民生答卷

来源:党员生活网
编辑:王晓丹
日期:2025-10-30 10:43:28

党员生活网消息: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宏大叙事中,社区是最微观、也是最复杂的单元。面对金域蓝湾社区7766户、近2万常住人口的多元结构,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金域蓝湾社区党委书记邹帅以13年的坚守与创新,成功推动社区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共治型”深刻转型,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合伙人”模式,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传统“社区包办”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需求。在邹帅的带领下,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纽带,创新打造“金域是家”党建品牌,系统性构建“社区合伙人”联盟,整合辖区内20余家主体,发展412名合伙人,形成了“资源互通、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这一创新实践,让金域蓝湾这个大型社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以“社区合伙人”机制破题,让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治理不是替民作主,而是让民作主。”这是邹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推动建立的“HOME议事厅”,不仅是居民参与治理的主平台,更成为社区民主协商的重要载体。社区广场的废旧景观水池改造项目,就是这一机制的生动缩影。当有居民提出将废弃多年的水池改建为活动广场的建议后,邹帅没有简单“接单”,而是立即启动“居民提案-合伙人响应-民主决策-共建监督”的全流程机制。令人感动的是,48名合伙人主动站出来,分别担任义务设计师、监工员、核账员,全程参与建设;业委会召开线上业主大会广泛征集意见,楼栋管家开展“一对一”解释说明,最终成功筹集8万元资金,将700多平方米的废弃空间变成了全龄共享的“活力广场”。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用“家门口的实事”聚力,把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

在电动车棚建设这个民生工程中,邹帅进一步拓展了“合伙”内涵。面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电动车乱停乱放、充电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他创新启动“居民点单-三方论证-合伙人共建”的工作机制。通过“HOME议事厅”广泛收集民意,组织业委会召开线上业主大会,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决策,成功推动电动车棚建设项目落地。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社区合伙人全程参与选址设计、资金筹措和施工监督,最终新增10个非机动车棚、660个充电车位,不仅有效解决了300余户居民的停车充电难题,更在建设过程中培育了居民“自家事自己管”的治理意识。这个项目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合伙共治”模式在解决社区实际问题中的强大生命力。

靠“精细化服务”暖心,构建覆盖全龄的社区服务体系

邹帅推动的“合伙共治”,不仅是简单的资源整合,更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逻辑重构。他精心组建86人微网格队伍,创新建立“1+3+N”矛盾调解机制,将物业、业委会、合伙人等多元主体纳入调解网络,成功化解高空抛物、房屋漏水等各类纠纷127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他推动的“3344工作法”精准对接民需,新增便民座椅53套、健身器材48件,开设“AI夜校”助力青年就业,“四点半课堂”年服务儿童超千人次,构建起覆盖全龄的精细化服务体系。这些创新举措,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让“党建红线”穿针,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治理中,邹帅始终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搭建“委员-社区干事-物业管家-党员志愿者”管理架构,真正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社区治理服务的“末梢神经”。在他的推动下,社区还创新实施“三家”模式,干部分片联系网格“驻家”议事,搭建红领驿站“建家”议事,推动网格党员“回家”议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主协商机制。

在邹帅的带领下,金域蓝湾社区先后获评“共建美好家园”全国典型案例等30余项荣誉,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六治融合”治理生态。他把“社区合伙人”从简单的工作方法升华为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将过去的“看你干”变为现在的“一起干”,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安之处、心向往之的“共同家园”。

“基层治理不是速成工程,而是久久为功的良心活。”邹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社区的‘合伙人',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今,走进金域蓝湾社区,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治理有方的秩序感、邻里相依的温暖度,更有居民脸上洋溢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正是邹帅用机制创新与实干担当,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的温暖答卷。(来源: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金域蓝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