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退休了,但关心下一代的责任不能丢。把余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我的真心所愿。”3月7日,在广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上,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原副教导员王章国的肺腑话语,感人至深。
永远在路上,是老党员王章国40 载从警生涯中最深刻的体悟。从青丝到白发,这位年近古稀的老民警,在退休后的9年间,续写出一段“警”色长青的执着与坚守。
“微笑爷爷”化解纠纷3000余起
“ 按照道路交通法规定,你也有责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和为贵嘛。”“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包容一下。”在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应山中队调解室,王章国面带微笑,手拿交通法规小册子,不疾不徐地左右劝解。
“这就对了嘛!来来来,签协议书。”最终,因电动车擦碰产生矛盾的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王章国咧开嘴角,笑声更加爽朗。
灰白的短发、挺拔的腰身、爽朗的笑声……已年近古稀的王章国依然精神矍铄、待人温厚,身边人亲切地称他为“微笑爷爷”。
2016年3月,王章国正式退休。从事了半辈子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他在家没待几天便闲不住了。不久,王章国被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返聘到交通事故处理中队担任调解员,再次“上岗”。
这项工作并不好做。在机动车保有量达16万辆的广水市,70%涉及“五小”车辆。王章国的调解记录本里, 写满了错综复杂的案情和当事人千奇百怪的要求:有村民因车辆剐蹭质疑“ 交警偏袒城里人”, 有伤者家属提出“必须结亲家”的非分要求,更多的是对责任认定存疑的普通群众。
“大多数都是村民之间的小事故,但由于对交通法规不熟悉,很容易导致矛盾升级。”王章国翻开调解日志,前两年有一位坐着轮椅来的当事人让他印象深刻。
2023年11月,广水市骆店镇的杨女士骑车时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导致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看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上自己还需负“次要责任” 时,她坐着轮椅就来找王章国“要说法”。
“你的驾照到期没审验,骑车也没带头盔,应当承担事故一部分责任。”面对群众的质疑,王章国找出相应交通法规条例,微笑着向杨女士解释,她所驾驶的电动车经鉴定属于机动车范畴,在准驾证有效期内才允许上路。杨女士这才明白过来,待身体恢复后,立即更换了新的驾照。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是一项繁琐的群众工作,涉及复杂的利益协调过程,同时还要照顾到双方的情绪。”王章国认为, 微笑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群众对调解员的心理隔阂,换来信任和依靠。
以温情调解化解干戈,让每位当事人在事故调解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是王章国对道路交通调解工作一以贯之的追求。退休9年间,3000余起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在王章国一次又一次耐心劝解中得到化解。
温情守护义务宣讲108场
去年10月6日,广水市骆店镇益达米业有限公司厂房中,一场特殊的交通安全课正在进行中。王章国将自备的投影仪对准仓库白墙,向百余名员工展示着他精心制作的课件。
台下员工听得十分投入。图片、视频、动画一应俱全,一幕幕真实的事故现场照片与典型案例视频交替呈现,这些都是王章国自学视频剪辑后完成的“数字教案”。
“我结合自己经历的案例来讲, 大家看得懂才记得牢。”播放完一段电动车闯红灯引发事故的监控录像后,王章国拿起随身携带的“普法百宝袋”,里面除了投影仪、扩音器等设备,还装着不同款式的安全头盔。王章国深知,交通知识只有“活”起来, 才能扎根在群众心中。
这样的义务宣讲,王章国已坚持多年。在一线处理交通事故的经历让王章国意识到,仅做调解、向调解人普法是不够的,走出去宣传,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王章国在做好调解员的同时,当起了义务安全宣传员,随身带着《交通安全法》《反诈手册》等资料,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为社会各界群众讲交规话安全。他针对不同群体定制课程:在校园用动画片教孩子识别交通标识,提醒广大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到企业结合物流事故讲超载危害;给年迈体弱、腿脚不便的农村老人开设“夕阳红专场”,用方言讲解老年代步车的安全隐患……
9年间,108场安全课、3万余份宣传资料、5万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这些数字背后是王章国自费购置教学设备、熬夜制作课件的默默付出。
退休民警杨辅珍曾经是王章国的同事。“在职的时候,交通法规宣讲是分内之事,但退休以后,他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爱民警察永不“退休”
“ 对群众的事情,心中常常牵挂,所以时时放心不下。”王章国总是放心不下曾经调解过的经历重大事故的家庭。
2018年10月的一个清晨,在广水市关庙镇一条村道上,两辆疾驰的摩托车轰然相撞。事故卷宗里,冰冷的文字记录着两个家庭的破碎:两名30 多岁的驾驶员均不幸身亡,家中分别留下八旬老人与年幼的孩子。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尚某凤是其中一名驾驶员的妻子,家中还有正在读书的三个孩子和年逾85岁的婆婆。因当事双方均已去世,且没有购买保险,两个家庭并未获得多少赔偿。
事故调解过后,王章国一直关注着这两家的生活情况。2020年寒冬, 在得知三个孩子都需要线上学习,而家里只有一部老旧的手机时,王章国带着自家的电脑,驱车穿过崎岖的乡路来到尚某凤家。王章国蹲在水泥地上,将10米长的网线从窗缝穿进屋,并调试好屏幕上的网课界面后方才离开。临别时,三个孩子拉着王章国的手,依依不舍。
如今,尚某凤在一家工厂打工,大女儿也顺利考入大学。“感谢王爷爷,是他的笑容,他的温暖,让我们走出了困境。”逢年过节,王章国都会来看看孩子们,全家人感动不已。
退休9年,王章国踏遍17个乡镇, 默默关心着处理交通事故时接触过的困难家庭:给车祸遗孤送学费,为独居老人修屋顶……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自己用的却是掉漆的木桌、磨破袖口的旧警服和面目全非的搪瓷缸。
“我也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才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不能对不住这些荣誉。”早在2012年便荣获“荆楚十大爱民警察” 的王章国,在今年元旦前夕,再添“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殊荣。
如今,王章国仍在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和爱心帮扶的道路上发挥余热。王章国笑呵呵地说:“现在身体还硬朗,会一直干下去。”(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