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打造干支交汇水域协同共治示范样板

来源:党员生活网
编辑:张娜
日期:2025-07-10 10:19:53

党员生活网消息:江汉运河第二党支部主动联合荆州海事局、沙市海事处、荆州区港航物流发展中心、荆州航道维护基地等四家水上单位,建立“平安荆江、美丽荆江”党建联建机制,首创以“五大协同机制”为核心、以“十大服务举措”为抓手、以“两大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干支交汇水域跨单位协同治理体系,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探索上独辟蹊径,实现“主业互促、干支互动、资源互用、经验互享”的新突破,有效破解“九龙治水”的困境,为荆江永葆生机活力注入强大“红色动力”。

创新五大协同机制,凝聚监管合力

建立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结对共建机制。党建联建单位联合开展防污检查,对干支交汇水域船舶实施污水管路双拆除,推动375艘常年通行江汉运河船舶全部实现“零排放”。同时,各单位合力推广岸电和新能源的使用,联合宣传《长江保护法》《航道法》《水污染防治法》,推动长江大保护在干支交汇水域落地见效。

建立江汉运河干支交汇水域应急处置机制。为切实提升各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党建联建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干支交汇水域应急处置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水上综合应急演习,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单位能够迅速响应,协同联动,高效处置,全力保障船民生命财产和水域环境各项安全。

建立水上安全联系沟通机制。根据党建联建机制,各单位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逐一通报监管与服务近况,集中对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形势会商研判,多维分析复杂局面,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通过持续整合资源、互通有无,推动干支交汇水域水上安全形成“一盘棋”。

建立船舶过闸联合调度机制。为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公平公正的过闸秩序,各单位分工协作,分别对船舶是否遵守环岛航法、VTS报告制度等进行轨迹跟踪,由江汉运河对遵守规定的船舶优先排挡、护航过闸。各单位持续运行日清查、月通报、季评估制度,使船舶在干支交汇水域航行风险降低70%。

建立过闸船舶信用管理机制。为发挥信用管理在通航调度中的作用,党建联建机制创新建立船舶信用评价体系。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对违规船舶进行重点监管,并纳入负面清单,根据清单管理情况,以及《信用长江》系统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和授牌。通过正向鼓励和反面警醒,不断强化船舶信用管理的服务效能。

实施十大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干支交汇水域通航服务水平,党建联建单位合力推出预报周尺度信息、法律咨询服务、延时闸调服务、登船同心伴航等十大服务举措,积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资源的组织优势,不断优化船舶通航体验。

智慧服务保安全。航道维护部门通过精准测绘提供水下地形数据,为码头建设和船舶停靠提供了科学依据。定期预报的天气、水文信息帮助船舶合理规划航线,避免因天气、水位等因素造成的延误。便携式航行参考图方便了船员查阅,保障了航行路线的科学性。

便民服务提效率。海事部门推行预约服务“上门办”,注销和新办阶段船舶证书文书“集成办”,实现政务“7*24”小时智能问答。实时提供安全信息,开展法律援助以及实施联合应急演练,保障了船舶的航行安全,维护了船员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暖心服务解难题。江汉运河在通航高峰期主动对接船民船企,提供延时服务,实现动态清零。精心开展“同心伴航”系列活动,党员干部与船民面对面,收集意见建议,帮助解决愁难急盼问题。港航部门提升垃圾转运码头服务品质,及时做好过闸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置工作,共同打造绿色、清洁的水域环境。

建设两大服务平台,夯实基层治理

各单位围绕建设“平安荆江 美丽荆江”共同目标,不断创新服务载体,相继建成荆州李埠水上船员党群服务中心和长江荆州水上法律服务中心两大服务平台。长江荆州水上法律服务中心有效整合各单位及长航公安、海事、法院等多家单位资源,常态化为航运企业、水上从业人员提供法律宣传、咨询和维权服务,成功调解“皮划艇撞人赔偿纠纷”“船员卸货冲突”等多起矛盾纠纷。荆州李埠水上船员党群服务中心为船民船企提供政策宣传、便民寄购、纠纷调解、困难救助等服务,架起服务“连心桥”。引导船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水运从业人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建联建机制建立四年来,江汉运河第二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建、服务联动、安全联防、成效联创,成功探索出干支交汇水域协同共治的新路径,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合力保障荆江连片水域污染防治与航行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通讯员 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