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第四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创建“先锋领航•匠心争辉”党建品牌,创新实施“一融两学三结合”支部工作法,先后获评省厅“红旗党支部”、厅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谱写党建与业务同频、青春与时代共振的运河篇章。
铸魂强基、专业赋能,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先锋队伍
思想铸魂,构建“学思践”闭环链条。支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源头活水”,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支部党员落实“微党课轮流讲”,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弘扬三大精神”等主题授课,年轻党员成立“青年学习小组”,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开展“我为支点建设献计献策”活动,结合航道管理实际,讨论政策落实举措,探索AI、大数据运用于船闸管理、通航安全的新举措,推动理论学习转化为破解业务难题的实招,形成“学习——研讨——实践”闭环。
青蓝相继,实施“传帮带”成长工程。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传帮带”作用,在船闸现场开设“移动课堂”,讲解船闸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要点、难点;组织开展三角闸门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门体跳动量检测等现场讲学;带领年轻党员下沉大修一线,参与船闸大修工作;搭建岗位技能练兵平台创新工作室,确立双周学习制度,开展技能大讲堂、应急演练、课题研究等活动;党员按岗位职责,主动认领生产责任区,现场开展互讲互评,设立“党员示范岗”,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支部年轻党员在管理处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开门教育,坚持“学查改”调研历练。支部紧扣窗口工作实际,坚持在调查研究中听真言、察实情、找办法,主动调研汉江兴隆枢纽、三峡船闸等党建和业务先进单位,学习组织建设、船闸管理的经验和技术;组建“党员攻坚队”“青年服务队”,问需、问计于民,通过登门登船走访、开展“我伴船民过船闸”、电话回访等方式,全面了解船民通航需求,征集意见建议。通过通航数据比对分析,制定专项运输服务保障方案,有效提升船闸管理效能。
匠心护航、惠民连心,铸就安全高效、服务为民的通航标杆
保畅增效有力度,守护“畅通之闸”。支部主动与地方海事等党组织建立通航联合调度机制,每日互通汉江、运河水情信息,及时发布通航指南,提醒船民合理配载。通航高峰期间,成立以党员为带头人的服务班组,加班加点放行船舶,有效保障当日待闸船舶“清零”。在调水抗旱特殊时期,支部主动作为,积极与调水部门联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临时性措施放行待闸船舶,有效解决抗旱与通航需求矛盾,实现以党建赋能安全通航。
服务举措显温度,打造“船民之家”。支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下三民”等实践活动,持续关注船民生产生活环境,在节日期间为船民送去节日祝福和日用品,持续高温天气为船民赠送消暑物资。针对船民集中反映的行船过程中生活不便问题,创新开设“爱心驿站”,为船民免费提供快递代收、代发服务,助力船民享受快捷高效的网购生活,两年来,共服务上岸船民80余人,回应各类电话咨询100余次,党员带头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志愿帮扶拓广度,架起“连心之桥”。支部始终秉承守护一方碧水、造福地方百姓的原则,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认真落实“党员下沉社区”工作要求,与驻地长市村委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村委协助做好与驻地村民的沟通协调,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助力村委开展送书下乡、义务植树、防溺水宣传、爱心义剪等活动,长期帮扶长市村困难老人董振安,支部党员连续4年自费资助其孙上学,2023年该生以57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工程大学,帮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固本培元、凝心聚力,构筑规范运行、清风护航的坚强堡垒
抓规范,夯实组织基石。支部严格按照“六强”党支部建设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完善《支部工作标准化手册》,细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12项制度,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实现“会议记录可追溯、活动开展有台账”,坚持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新老党员共话入党初心”等活动,对党员思想文化阵地和职工书屋进行提档升级,扩充党员学习教育阵地,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聚合力,激发队伍动能。支部充分利用潜江、荆州驻地乃至湖北红色资源,组织赴周老嘴、拖船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学习教育等实践活动;结合驻地远离城市实际,积极开展青年读书会、篮球比赛、户外徒步等文体活动,认真开展党员思想动态分析,针对性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着力形成团结进取、活泼向上的团队氛围。
严作风,筑牢廉洁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创新建立“执纪讲评”制度,坚持主题党日通报月度纪律作风执行情况,通过纪法课堂、“三会一课”等形式,学习《条例》和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洁家访2次,支部书记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60余人次,教育引导年轻党员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讯员 彭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