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厅:锚定“改革年”,打造新高地

来源:党员生活杂志10上
编辑:熊禹
日期:2024-10-14 10:40:5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对湖北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湖北利用好发挥好科教大省优势,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多出成绩。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湖北省科技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以实际行动交出亮丽答卷

今年,是湖北省科技改革之年。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高规格组建省委科技委,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高效的统筹、执行和协同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协同配合、运转顺畅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以用户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为载体、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知难而进,砥砺前行。近年来,省科技厅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政策供给,加大资金投入,构筑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坚持以国家层面51个支持事项为抓手,全面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汉江实验室建设运行保障,实施湖北实验室效能提升“十大行动”;推进“尖刀”项目“里程碑”式管理,对29个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首次以产业链专项方式组织省科技计划项目,部署27个专项161个方向的研发攻关……全省科技人感恩奋进,超常付出,用一项项实际行动,交出亮丽答卷:

一批科技项目在湖北“落地生根”。汉江实验室科研总部开工,作物表型组学设施启动建设;供应链平台全省覆盖、湾区链接、欧洲布点;武汉智算中心、超算中心已成功接入“中国算力网”,高性能算力规模达到2425P浮点运算次数,形成全国首个 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算力集群;武汉科创中心国家支持事项完成84%,科创大走廊100项重点任务开工率达91%。

一批创新成果在湖北转化应用。湖北实验室集聚各类人才近3000人,产出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32项。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下线,7nm车规级芯片“龙鹰一号”成功商用,全球首台用于肌骨的新式B超即将进入临床,全国首台大型3D超声断层成像设备实现产业化。一批科创企业在湖北“安家落户”。2024年1月至7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注册申报54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299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45.5亿元。

一批重大活动在湖北隆重举行。高标准、高规格办好东湖论坛、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等一批重大创新活动,持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如今,湖北多项科技创新指标稳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在国家创新体系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省科技厅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党建引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湖北路径”。

“聚”天下英才,必须打造人才洼地。省科技厅推进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建设,加快形成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体制机制。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在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人才专项中试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完善修订《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强化科技奖励价值导向作用,不断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潜能。

随着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一批开创性举措不断涌现: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基础研究“5+5 ”“3+3”长周期评价模式,协和医院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三名一优”评价体系逐步健全,东湖高新区人才“注册制”“积分制”、湖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获国家科技部肯定。

“用”天下英才,必须培植科技创新沃土,引导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省科技厅瞄准科技创新重点需求,创新科技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并推行“定向委托”“赛马择优”等组织方式、“军令状”“里程碑”等管理模式,支持科技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活用省内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为湖北实验室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保障,优化10家湖北实验室“引育留用评”自主权;开展党建引领“千镇千站”建设,累计支持13000余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荆楚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英才齐聚,人才兴鄂。截至目前,湖北拥有“两院”院士82人,高校132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2个,在校大学生200万,研发人员35.3万人,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良好的科学创新环境是促进科技发展的“温床”。省科技厅多措并举抓好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尊重人 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围绕科技强省使命任务,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今年以来,修订后的《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实施,先后制定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强科技”工作方案、促进科技创新聚势突破实施方案,出台《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系统部署全省科技创新突破跃升实施路径,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多点突破,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聚焦湖北科技创新“大平台、大设施、大投入、大攻关、大成果、大人物”,持续开展特色亮点工作宣传。

2024年以来,在各大媒体平台累计开展宣传1100余次,围绕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开展宣传80余次。将“科学家走红毯”纳入全省科技大会重要环节,致敬科学家、致敬科技创新。

面对全球科技创新浪潮,持续推进国内外创新开放合作。办好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支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离岸创新中心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落实与上海、宁夏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湖北承东启西的中部创新枢纽地位。加强与湖南、江西等省份创新要素对接和平台共建,探索科技创新券互认通兑机制,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协同。总结“ 成绩单”,书写“ 新 答卷”。科技强省仍在征途,全省科技人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阔步向前、奋发作为,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谋深谋远、落实落细,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科技工作的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书写新篇章。(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葛雷 通讯员 赵丹 刘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