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望闻问切”中做实基层考核 激励实干担当

来源:党员生活网
编辑:汪曦晔
日期:2024-07-01 10:33:57

党员生活网消息:近两年来,针对少数机关干部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干不能干一个样”的“庸、懒、散”现象,荆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采取做实平时绩效考核,坚持“望闻问切”,考准、考实干部,从而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预计1-6月将延续稳定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

望发展方向,坚持考核与工作同频

一是聚焦“总量”和“质量”,助力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下发的党政领导政绩目标考评工作清单,将经济工作、党建工作等各项共性和个性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科室负责人,调整指标权重,对完成情况酌情加减分,着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升级,助力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二是聚焦共性和个性,推动考核指标全面覆盖。开展全领域赛马比拼,分设县级、科级和年轻干部三种赛道,设置共性、个性、临时性三类指标。明确政治思想等5类12项共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5项16项个性指标,对突发性临时工作额外赋分,全面精准反映干部日常表现。

三是聚焦“显绩”与“潜绩”,体现考核评价的动态客观性。将工作强度难度、担当协作精神等纳入考核,对打基础、重长远而一时看不到实绩的工作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纪实档案,个人表现和团队贡献同考,既看“一时”表现,更看“一贯”表现,实现“考人”有对照、有比较。

闻干部心声,实现考核与干部考核双赢

一是考核标准再瘦身。清理考核事项,广泛征求干部意见建议50余人次。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没有法律法规和上级明文规定的、违反中央基层减负规定的一律清理。将原来干部平时考核25项指标缩减至12项,精简52%。

二是考核程序优化。凡平时季度考核无优秀者不得在年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制作考核程序流程图,由“考材料”转回“考实绩”,减少单独考核、现场考核和过度留痕。通过“季度考、年度用”,倒逼党员干部不争“评时”争“平时”。2023年度26名考核优秀者均为平时考核优秀者。

三是干部关爱要走心。打造干部赛马场,组织工业大讲堂7期、科室讲业务12次、青年干部读书班3场次。组织文体活动、知识竞赛3次,开展干部谈心谈话60余人次,全方位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立体化提升干部能力,实现干部个人成长与组织事业双赢。

问干部表现,实现公正与效率融合

一是工作清单“码上记”。开发“荆门市经信局考核评分系统”微信小程序,实现方案配置、指标置入、纪实填报、数据提取、结果生成、评优填报、公示备案等全流程线上运转。干部扫码填报工作纪实,实现工作清单“云上记、掌上看”,台账清晰、快捷高效,考核评价有据可依。

二是工作实绩“后台评”。测评人员后台查看工作清单,根据量化指标,15分钟即可完成。后台精准计算测评结果,实现“实时评、精准评”。强化评议过程保密,减少“印象分”“人情分”,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三是考核结果“云上晒”。考核成绩、工作实绩云端公示、一目了然、一键提取,降低管理成本。干部之间互看、互评、互学、互比,展示成绩,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以公开促公正,既传导压力,又激发动力。

切发展要害,坚持考核与奋进共振

一是以考选优。对平时考核前40%的公务员,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培训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季度靠后谈话提醒、半年靠后岗位调整、全年靠后严肃处理”的“末位督考”模式,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有为有位。2023年以来,职务职级晋升13人、调任1人,8位参训人员均是从考核优秀中产生,树牢选人用人的风向标。

二是以考明向。针对在考核中发现的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实施“干部强基工程”,强化干部作风,补齐能力短板,明确发展方向。

三是以考提气。搭建“榜上有名”“季度之星”“局长点赞”等工作晾晒台4个,月度公示、季度表彰,“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质量、“考”出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通讯员 赵正旺 熊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