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生活网消息:襄阳市财政局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以“党旗红、志愿橙、智慧金、活力绿、廉洁蓝”为内涵“五彩”党建品牌,形成“一线串珠、五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提升活跃度、辨识度、美誉度、知名度、融合度,为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势。
激发活力筑牢根基,精心组织提升活跃度。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依托党建品牌红色阵地建设,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之力。持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激发“向心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学习5次、集中研讨3次,红色教育基地研学6次。举办市委宣讲团宣讲2场、专题辅导讲座暨“财政讲坛”12期,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的实际行动。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提升“引领力”。丰富主题教育形式,举办为期7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共15人全员全程参加;开展2次集中交流研讨,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8次;举办为期三天的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做到应训尽训、全员覆盖。向市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报送工作经验总结20余篇,7项工作经验在全市工作简报采用推广。完善制度措施10余项,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增强“凝聚力”。创新活动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会场+现场”“室内+室外”“学习+参观”“线上+线下”“日常+节日”“单独组织+结对联动”等活动方式,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现场、社区街巷30余次,切实把主题活动和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等融合贯通起来,通过丰富活动聚人心、强合力。
深化融合凸显特色,推陈出新提升辨识度。坚决扛牢使命担当,用党的创新理论之“矢”射财政改革发展之“的”。明确品牌定位,强化核心价值。结合实际开展提标“五彩”升“五度”财政实干品牌选树活动,“耕耘四季 绽放五彩”巩固拓展方案,落实支部党建品牌创建揭榜挂帅示范点建设工作,对五个创建方向指定三到四个支部进行示范点创建,着力提升品牌活跃度、辨识度、美誉度、知名度、融合度。多元多样的“揭榜挂帅”探索实践,充分激发了支部的创新积极性,各支部结合实际搭建起支部红色阵地和品牌园地,定位更加明确。塑造品牌内涵,打造特色矩阵。各支部在突出党建红色的基础上,辅以专业特色,支部“党建引领”“特色党建”“党建成果”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各支部的经验做法被部委、省级媒体刊登,“三铁财经卫士”“精算盘”“评审匠”等党建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内涵不断拓展,特色品牌创建落地有效。拓展品牌外延,丰硕实践成果。统筹推进各党支部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本职岗位、嵌入工作实践。通过推动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载体融合、能力融合、考核融合,丰硕党建引领成果。
践行宗旨优化服务,外树形象提升美誉度。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得到群众广泛称赞和认可。调查研究瞄准“靶心”解难题。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实干年”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持续深入驻点村、“双报到”社区、服务单位,围绕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财政重大改革、民生保障、防范风险隐患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拟定了6大调研课题,紧盯问题和短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践行宗旨赢得“民心”树旗帜。立足抓收支、稳经济、保民生的工作职能,在全局开展“为民解难题 攻坚淬党性”,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标准,要求党员干部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208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共解决问题172件。为民理财不忘“初心”当先锋。党员干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既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又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将使用效果不好的资金腾出来用于保重点,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以“三争”活动为抓手,培塑“改革创新、生财聚财、用财理财、服务发展”四先锋。
拓宽渠道强化传播,广泛宣传提升知名度。讲述品牌故事,传递正能量,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建设制度规范价值导向。在制度建设上发力,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指导和督促,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党建工作全过程。制定《市财政局关于规范政务公开、新闻采访和干部职工社会活动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严审核网站和新媒体内容,严堵负面舆情“缺口”。制定党建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落实支部党建信息积分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党务信息和党建宣传累计150余条,切实加强党建信息宣传效能。纵深宣传形成磅礴之势。充分利用局官方网站、局微信公众号、襄阳日报、党员生活、湖北日报、党建网等各类媒体平台,围绕“六稳”“六保”、美丽乡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下察解暖”实践活动等方面,刊发财政信息200余篇,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党建引领发展和党建工作亮点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聚焦中心同频共振,精准定位提升融合度。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形成全域布局、全程融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化改革,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重难点问题列入党组织改革攻坚项目,推动相关事项从“办不成”到“办得好”。研究制定襄阳市涉企资金直达管理办法,优化涉企资金兑现流程,增强企业获得感,全市超过1万家市场主体直接受益。持续深化会计信息化改革工作成果,“财智联盟平台建设”等两项工作获评全国试点,累计为117家小微出口企业授信,未发生一起不良贷款。强化内控,监督保障资金安全。出台《襄阳市财政局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办法》,修订《襄阳市财政局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形成了1个基本制度、9个专项风险控制办法、32个内控操作规程的“1+9+N”三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固化成果,扛牢“以财辅政”的责任担当。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更好地服务重大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财政智慧担当。围绕财源建设重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从财政收入角度探寻襄阳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调研材料、专报文章20余篇,为襄阳市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肯定,并依据调研成果出台《襄阳市财源税源扩量提质建设实施方案》,不断推动财源建设提质增效。(通讯员 付贵 胡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