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上解民忧!老旧小区焕新颜

来源:党员生活微信
编辑:汪曦晔
日期:2024-06-11 19:23:27
点击量:286

人物简介:裴海娥,女,1978年8月出生,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3月至今担任随州市曾都区西城街道白云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扎根社区24年,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称号,现为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现在楼面刷新了,车位也多了,绿化美了,小区焕新颜,大家其乐融融,住着心里特别敞亮。”随州市曾都区西城街道白云湖社区老党员汪敬宣对现如今的居住环境赞不绝口。

近年来,白云湖社区党委持续打造“微笑白云湖”党建品牌,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改造后的社区里,随处可见的美好环境被串连成动人风景,融入到广大居民的幸福生活中。

共议邻里事,“板凳会”上聚合力

白云湖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下辖27个小区,乱搭乱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裴海娥介绍。

为解决社区排水管网老化、强弱电成蛛网、卫生秩序混乱、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裴海娥带领社区“两委”多次奔走、多方协调,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沿河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由13个单位家属院组成的综合小区,共有房屋23栋,住户750户。以前,小区内各庭院封闭自管,各自为战;晴天灰多,雨天泥多,“脏、乱、差”一度成为常态。

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后,沿河小区因各庭院对改造标准要求不同产生争议,改造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两委”组织小区住户召开小院“板凳会”,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居民们围坐议事,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改多少”由居民共同商议决定。

“排水管道从我家门前走,我没有意见。”“我愿意带头捐款,助力小区改造。”……经十余次“板凳会”的协商探讨,居民们对于小区改造项目意见最终达成一致。

以小院落代替会议室,以小板凳代替会议桌。裴海娥介绍,“板凳会”虽然形式简单,解决起问题来却很有效。

粉白的墙面、平整的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去年10月,沿河小区硬件设施改造完工,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为加快推进社区整体“变装”,实现居民幸福“升级”,社区党委多次利用各小区景观凉亭、空闲院落等场所,推广召开小院“板凳会”,打好改造工作“前哨战”,响应了群众“心声”,赢得了称赞“掌声”。

共叙邻里情,“家常点”里话家常

“我们天天忙于上班,平时一些生活不便的问题没时间向社区反馈,在‘家常点’和大家随便聊聊,没想到问题就迅速解决了。”正在沿河小区家常点“话家常”的居民刘女士感叹。

为更好服务群众,破解基层社区服务半径有限、老城区阵地空间不足等现实问题,裴海娥带领社区“两委”利用现有资源,在居民小区、广场小巷、红色驿站等场所建设各类“家常点”23个,将“红色触角”延伸到居民小区。

“传统的‘干部端菜’已经变成‘群众点菜’,每个家常点明确‘点长’,建立问题建议台账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登记造册,分层分级处理,点对点向居民反馈,接受群众‘评单’。”裴海娥说。

民有所盼,我必行之。社区“两委”统筹多元力量,实现小区“家常点”全覆盖,形成人人争当“主人翁”的良好氛围。社区下沉党员及自管党员全部编入小区党支部或志愿服务队,参与家常点值班值守;定期安排下沉干部、“五老”人员、社区律师等在家常点轮班“坐诊”;整合信访调处、劳动仲裁司法调解等职能部门巡回驻扎家常点;创新开展“六聚六促”活动,即聚党员、聚居民、聚能人、聚商贾、聚贤达,通过聚贤聚能服务居民;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在家常点组织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电影放映等各项志愿服务。

如今,家常点已是小区最热闹的活动场所,成为居民的“暖心之家”。闲来无事就到家常点里“咵一咵”,逐渐成为白云湖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新常态”。

“白云湖社区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微笑白云湖’的治理优势,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裴海娥说。

【书记工作心得】

时刻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把社区“两委”捏成一个执行党的政策、真诚服务居民的“铁拳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只有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只有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赢得时代的信任。(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尚勇、徐唯智、谢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