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孙和平:探索地球的奥秘

来源:《党员生活》杂志  日期:2021-11-29   编辑:刘志勇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地球”这颗蓝色行星是我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家园,它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细微或剧烈的表面和内部运动。探索地球的奥秘,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从来都是国际性的课题更是难题。孙和平数十年来潜心学术、孜孜以求,在探索认知地球的微小形变、圈层相互作用机理及地球动力学特征方面走出坚实步伐,为我国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

孙和平,1955年8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基金委杰青,2007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以及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地球”这颗蓝色行星是我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家园,它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细微或剧烈的表面和内部运动。探索地球的奥秘,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从来都是国际性的课题更是难题。孙和平数十年来潜心学术、孜孜以求,在探索认知地球的微小形变、圈层相互作用机理及地球动力学特征方面走出坚实步伐,为我国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

孙和平

以勤作舟 学海无涯

在孙和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只中科大的纪念茶杯,刻在茶杯上的“不要命的上科大”这几个字特别醒目,“这是中科大学生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一种特有精神的体现,学习的机会是宝贵的,只有努力才能不耽误宝贵时光,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孙和平年轻时对任何学习机会都无比珍视,“拼命”学习奠定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江苏无锡的孙和平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孙培荣却顶着生活压力艰难地为孙和平兄弟读书提供条件。看着周围早早务农或外出打工谋生的同龄人,孙和平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夏天蚊子很多,密密麻麻,只能在厚厚的蚊帐里看书,又闷又热。”此后,顺利完成中学学业的孙和平又以过硬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习。

大学时,孙和平更是“玩命”地学习,凌晨从图书馆或教室回到宿舍是常态。通过几年勤奋刻苦学习与系统的专业训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基础不够扎实的孙和平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还被母校聘为兼职教授,参与合作研究、学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等。

1990年,因为突出的科研成绩、出色的英语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孙和平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到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留学一年。那是知名的“国际固体地球潮汐研究中心(ICET)”所在地。因有国内研究工作积累,孙和平很快就取得了重要科研进展。一年后,他获得欧洲地震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资助,在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注册攻读博士学位,并在5年后,以“最优异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在即,海外的一些机构为孙和平送来了优厚的待遇和光明的事业前景,但孙和平却带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一颗拳拳爱国心回到祖国,回到武汉。

2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科学院重点、国家科技部重点、国家基金委重点、国家杰青基金和创新群体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依托这些项目,他带领学科团队,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稳步推进地球微小形变与动力学的高精度重力场变化机制探索,推动着我国在该领域与国际接轨。

工作照4

咬定青山 孜孜以求

上学时那种“拼命三郎”的劲头,孙和平也带到了工作中。

中科大毕业后,孙和平进入武汉地震研究所工作。在研究海洋潮汐负荷课题时,除全球海潮图外,还需要用近海资料填补。面对从海洋部门获得的大量中国近海海潮分波模拟曲线图,他拿着笔和尺子一点点丈量、一步步计算,共花了近3个月时间将海洋周日与半日潮汐最主要的4个潮波振幅和相位图件实现信号的网格“数字化”,为后续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数据和资料。

然而,巨大的工作量和长期劳累过度让孙和平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入院时X光透视显示肺部多处穿孔,通过6个月的治疗,孙和平才得以康复。

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孙和平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孙和平带领学科团队精密测定了全球不同地区重力固体潮参数;建立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武汉国际重力固体潮基准;构建了顾及液态地核动力学效应的重力固体潮实验模型;发展了大气与海洋潮汐对地球物理场影响的负荷理论;开拓了高精度重力技术在地球深内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应用领域;用高精度重力技术检测到地球自由振荡信号及其谱峰分裂现象,获得了地球液态外核运动的微弱重力信号,发现了近周日共振的十年变化规律等重要现象。首次利用液态外核运动导致的重力信号衰减特征获得了核幔边界粘滞度等重要物性参数。

除了科研,孙和平也把培养新一代科研后备力量作为自己的重要事业之一。

迄今为止,注册在他名下的就有博士后10名,研究生33人(博士15名)。培养的学生曾多次获得包括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优秀奖、中科院优博、湖北省优博、中科院刘永龄优秀奖、中科院大学“三好学生”、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因教书育人,成绩卓越,他自己也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工作照6

登高远望 瞄准未来

近年来,孙和平院士团队瞄准国家深地和深海战略需求,正联合国内研究领域力量推动相关科学问题研究。

在深地,孙和平院士团队将在中国东部沿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淮南煤矿,参与建立由垂直井与井下巷道相配合的深部地下观测与实验系统,包括实现井下不同深度巷道的重力、磁场、应变和地震的组网观测,开展地球内部结构与动力学问题的科学研究。

在深海,他们也将开展全球精细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探讨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和海底演化规律,突破不同地形复杂度下海洋重力与海底地形的理论关系研究。为航海航运、海洋工程建设、海洋油气勘探、海洋环境监测提供直接服务,为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保障。

同时,孙和平也致力于科普工作,让老百姓更懂科学、爱科学。以他命名的“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即将创建。工作室将依托院士、专家,借助各类媒体和平台,创新精密测量科普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冯杰 摄影 张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