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湖北阳新:花果村花果飘香

来源:《党员生活》杂志  日期:2021-01-15   编辑:黄梦田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村集体注资30万元,扶持在外经商的本村能人张启用回村办厂,为创新鞋厂的成功创办扫除障碍,有效带动60多名贫困户务工增收;发挥村支书本地人脉优势,联系外出老板反哺家乡,投资数百万元建设苗圃花果基地,鼓励村民入股,“先富带动后富”。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花果村位于长江南岸、小雅山脉北面,版图面积2.78平方公里,水果种植历史悠久,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故而得名“花果”。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518户2461人,其中贫困户132户440人,党员48人。

2014年,花果村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和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近年来,花果村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发展,打造美丽花果宜居村庄”理念,实现了从软弱涣散村、重点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16812683900367429

坚持支部驱动,建强振兴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2015年,花果村处在“最迷茫最颓废”的边缘时,阳新县黄颡口镇党委痛定思痛,牢牢抓住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的有利契机,下大力气精准引进在街区做生意的“党员致富能人”梁三学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回村后的梁三学秉持“建设农村必须建强支部”的理念,迅速烧起上任“三把火”:坚决撤换“不作为、慢作为”的“两委”班子成员,打破“房头”势力的干扰,经过反复甄别研判,每组吸纳一个干部,形成有利于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战斗型”花果村党支部;树立党员“旗帜”形象,实行党员星级评定和承诺践诺机制,用好用活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载体,唤醒党性意识;全面规范村级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从“两委”班子着手,示范带动全村党员主动遵循支部和村级有关规定;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凡事为群众多思考,凡事与群众多沟通,凡事向群众多公开”,切实维护百姓利益。短短几年,花果村党支部在梁三学带领下,一跃从后进变先进,从涣散变红旗,成为村级发展和振兴的“桥头堡垒”。

坚持先锋带动,汇集振兴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成海”。在配齐“两委”班子、转变干部作风之后,梁三学深知仅靠几名干部做不了多少事,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作用。

农村要脱贫,产业要振兴,党员要唱主角。党员梁正加奉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带领群众村庄整治、修桥修路、发展产业,调解纠纷;党员柯传大主动立足“党员示范岗”,流转70亩土地种花椒,带动10余户村民脱贫。

“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发展优势,以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为花果村开启光明未来。”阳新县纪委监委驻花果村第一书记李加南入驻花果以来,六年如一日,坚持入户访民情、挨家集民意、主动解民困、合力聚民心,指导支持梁三学和村党支部主动谋发展、带头抓脱贫;又利用自身优势,为村级支部建设建言献策,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积极争取资金兴建仓储基地,联系销售渠道,为企业家经营铺平道路,为村集体增收创造门路,真正发挥了驻村帮扶积极作用。

村集体注资30万元,扶持在外经商的本村能人张启用回村办厂,为创新鞋厂的成功创办扫除障碍,有效带动60多名贫困户务工增收;发挥村支书本地人脉优势,联系外出老板反哺家乡,投资数百万元建设苗圃花果基地,鼓励村民入股,“先富带动后富”。

坚持产业拉动,夯实振兴基础

人有了,资金有了,如何使用资金、选准产业成了花果村党支部最难的议题。花果村牢牢把握乡村振兴“20字方针”,多措并举强产业,坚定不移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首先是用足政策红利。利用财政资金兴修水利,补齐基建短板,美化乡村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根据《阳新县精准扶贫政策清单》等文件争取产业补贴,将“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的“短平快”优势用足用好。

然后是科学全面规划。花果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扶贫工作要求,以当地悠久的花果种植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合理规划流转土地,改良并发展枇杷、杂柑、杨梅、桃子等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近600亩,稻虾连作养殖200亩,蔬菜基地180余亩等。

此外还整合优势资源。与华中农业大学、阳新县农林科研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当地种养殖户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引进高产高质优良品种,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搭建“电商+农业”平台,引导农民转变销售方式,将雅山常桔、野生食用菌、蜂产品等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20多万元。

坚持旅游撬动,探索振兴新路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阳新县纪委监委驻花果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加南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花果村党支部谋划最多的一件事。

垃圾遍地、污水横行,这是阳新县纪委工作队刚到花果村时的印象。五年来,依托省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花果村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拆除旱厕70余处,新建公厕3处,对全村人饮管网、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道路“三化”、污水管线建设、垃圾无公害处理等方面的建设,村庄的环境整洁了,群众的心情敞亮了。

过去,村民的院落总是被废轮胎、空酒瓶和各种破铜烂铁塞得满满当当。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就地取材,巧妙利用旧砖旧瓦、木料石器、酒瓶轮胎等,铺路面、建围栏、造花坛、摆造型,将低碳循环理念融入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村容庄貌设计建设,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主动美化房前屋后,共建宜居乡村。

聚焦发展新思路,利用乡村旅游热潮,立足3.5公里环村而行的“四好”公路,围绕一步一景的登山石梯,积极建设水上乐园、农家乐、采摘园等设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当游人穿过400多年的野生果林,傲立于小雅山巅,俯瞰万古长江的壮阔,花果村的变化让人流连忘返。

坚持治理联动,筑牢振兴根本

为求更进一步,花果村积极汲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打造自治、德治、法治相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动出击、主动探索。

村里开展“村立约、族立训、家立规、人立言”行动,形成人人讲规矩,家家求和睦、户户争脱贫的文明氛围;转化破败塆组祠堂为文化礼堂,开辟村史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民风廊,族规家训、阳新县文明公约新八条、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上墙,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文化,在氛围感染中向支部靠拢。

此外还加强村民小组、经济合作社、贤达理事会等规范化管理,广泛联络团结成功人士,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公开公示党务、村务和财务,倾听各方建议和意见,协调解决村庄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动力和水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村里还建立阳新县村级民俗民风展览馆,展示500余件农耕民俗文化物品,并被作为镇级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结合“七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户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各类法律法规。(载《党员生活》2020年第12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