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抗疫战场上最亮的眼睛——国际护士节献给“战疫天使”的礼赞

来源:湖北日报  日期:2020-05-12   编辑:刘志勇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中,护士占比约70%。他们用生命履行职责和信仰,义无反顾;他们用身体筑起阻击病毒肆虐的人墙,不惧危险;他们从死神手中抢夺病人,拼尽全力。

抗疫战场上最亮的眼睛

——国际护士节献给“战疫天使”的礼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这个冬春,载入史册的一定是东湖之滨、长江之畔的生死争夺。“战疫天使”是这场抗疫斗争的大功臣,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中,护士占比约70%。他们用生命履行职责和信仰,义无反顾;他们用身体筑起阻击病毒肆虐的人墙,不惧危险;他们从死神手中抢夺病人,拼尽全力。

从“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的那抹微光,到抗疫战场上最亮的眼睛,护士把关爱与温暖带给患者,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成全岁月静好。生命的寒冬里,是他们让无数人看到春天的希望和阳光。

视责如命,

用生命守护誓言

疫情危急时,发热患者骤增,医疗资源挤兑,防护物资告急,来不及作丝毫的迟疑,白衣、燕帽战士毅然上阵。

“你好,我是一名护士,4年了,有需要,我义不容辞!”“我是手术室护士,有多年临床经验,不论生死随时听命……”

慨然出征的背后,他们默默拭去泪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三病区护士张霓,医院第一个报名进入隔离病房护理患者,却错过突发心梗的大伯的生死求救来电。当她赶回家时,从小将她视作女儿、抚养她长大的“大伯爸爸”已没有了呼吸。

挺身而出的背后,他们悄悄擦干血汗——

陈春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疫情发生后,她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第一批投入战斗,担任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带领30名护士日夜轮班,日均采集500多例咽拭子。脸上被护目镜压出印记、手上被消毒液腐蚀出伤痕,毅然坚守排查“第一关口”。

看!2.86万名全国援鄂护理队员来了,如同一束耀眼的光亮,洞开阴霾。一名名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主动请缨的护士,一批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驰援护理队星夜集结,目的地只有一个:湖北。

当天平的两端摆放着个人利益与生命呼唤,逆险而行是他们的果决选择。

本来,每年大年三十,他们都有着和家人一起守岁的习俗,却在今年集体“爽约”,奔赴战场,只为应答生命的呼唤。正月初一,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张静静与137名战友驰援黄冈,56天后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却在返回济南隔离期满时突发心跳骤停,生命定格在33岁。“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 这是她日记里的铮铮誓言。

本来,他们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成为火线上的中坚力量。援鄂战“疫”护理大军中,90后占40%。“换上战袍,汇入前辈们的队伍,一起和死神掰手腕!”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90后男护士张晨义,看到医院征集令时,秒回“报名”,驰援武汉。

不论是抗击过非典、甲流的护理战士,还是参与过抗震救灾的资深专家;不论是叱咤感染、呼吸、重症医学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还是用青春践行医学誓言的初出茅庐者,在他们心中,生命的呼唤就是最不容迟疑的号令。

他们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或妻子,但所有的血缘、亲情并未成为出征的羁绊;他们有担忧、有害怕,也一样是病毒足以侵袭的血肉之躯,但并未成为退缩的理由,因为责任在肩、救死扶伤是天职。

拼尽全力,

以专业智慧与病毒较量

请战书上那一个个殷红的手指印,团团锦簇,如玫瑰花般绽放,袒露的不仅是白衣天使们奔赴战场的铿锵决心,更流淌着他们护佑生命的汩汩暖意。

艰辛可想而知。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要为患者提供喂饭、倾倒大小便等生活护理,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积极有效的前瞻性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困难不言而喻。在新冠肺炎患者中,部分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非常迅速,且常常合并有多器官衰竭或有多种并发症,护理工作量非常大,对专业要求也非常高,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蓉总是用这句话,一遍遍提醒自己和同伴们“责任重于泰山”。她的潜台词还在于,护士绝不是只遵医嘱的配角,更应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里,收治的基本都是重症患者,有的需要俯卧位通气以改善氧合指数,但给患者翻身至少需要6名护士配合才能完成。徐蓉与战友们一道,发明了“糖果翻身法”,通过床单包裹患者身体,像包糖果一样慢慢翻身,一改以往耗时耗力且易碰掉插管的尴尬。

患者的需求牵引着护士的视线,也让这个神圣的工作在新的战场有了超乎寻常的创新。

护理方法革新,提升照护效率。武汉同济医院制定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整体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同质化、专业的整体照护,并形成全国护理共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采用“多学科护士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专业优势,全方位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与医生配合,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指导手段改进,推动关口前移。组建护心、护肺等医疗团队,联合众医疗队组建护理专家团队,尽早开展肺康复护理指导,将关口前移,为病人提供高质量专业照护。

沟通方式变革,关照点滴细节。编制《“点餐式”护理手册》,将医患沟通常用语,用图片做成可移动“沟通板”,患者只需指一下相应的图片,医护人员就能立刻为他们服务,节省患者体力,减少交叉感染。

“专业与全能”是许多患者给予护士门最质朴的赞誉,虽不事雕琢,却发自内心。从基础、身体护理到心理、生活护理,从皮肤保护、营养支持到气道管理、俯卧位通气,从标本采集到消毒隔离,在白衣天使们的悉心守护下,一位位患者有了让人欣喜的结果:87岁的刘婆婆一度丧失治疗信心,在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婷、护士长吴静的心理疏导下,重拾了信心;88岁的聋哑患者喻爷爷,曾因交流受阻而脾气暴躁,看到辽宁大连医疗队护士们努力学习手语、只为与他交流,冰封的心融化了……

施爱抚慰,

付仁心驱散病痛疾苦

在护士们一张张笑脸的背后,饱蘸着苦涩和心酸。

她低头凝视,眉头紧蹙,汗水蒸发又凝结成珠,挂在睫毛上。她是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喻银燕,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了5个多小时。“我们人手紧张,一定要把时间百分之百地用在治疗患者上”。

尽管脸颊已被口罩勒到破皮,头发已被汗水浸到湿透,眼里满是血丝,但他们仍然于细微处,传递善意。

“您的家人不在,我就是您的家人,您有需要就叫我,有呼必应。”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金银潭医院的80后男护士王斌总是用这句话卸下患者心灵盔甲,给患者擦洗身子,喂食饭菜,不厌其烦地端屎端尿。

“这是亲人也很难做到的,医护人员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患者们说,这种爱的支撑让他们一步步挺过来。

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的疾苦,用温暖的微笑照亮患者的心灵,这是对大医精诚最朴实、最生动的注解。它是悉心的照顾,是拼尽力气的坚持,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放弃。

数万名在医院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没有亲人陪伴和照顾,有的是交流不畅的残疾人,有的是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有的是因病痛而焦躁的沮丧患者。但护士们说:“患者把自己的身体交给我们,这是莫大的信任,不能辜负这份嘱托,一定要帮助他们战胜疾病。”

这群和死神赛跑的白衣天使们,有的跪着给病人护理,有的买蛋糕给患者过生日,有的叠千纸鹤鼓励病人,有的把自己的牛奶、鸡蛋、盒饭都送进隔离病房……在武汉,在湖北各地,温情而暖心的故事频频上演,给予安慰、增强信心、克服恐惧。

一袭飘然的白衣,似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尾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100多个日日夜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凝结成回归的乐章:6.3万名患者出院回家了;践行誓言、不辱使命的白衣战士们返程了。那些医患一起许下的诺言,也一个个变成现实。

一张温暖了无数人心房的“看夕阳老人”照片,成了一段烙刻于心的集体记忆——“人间值得,我们一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