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十堰竹溪:筑牢基层党建根基 助推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

来源:党员生活网  日期:2019-09-06   编辑:刘志勇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近年来,十堰市竹溪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战略定位,找准组织工作与推进“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服务绿色崛起为主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员生活网消息:近年来,十堰市竹溪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战略定位,找准组织工作与推进“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服务绿色崛起为主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以培养管理为重点,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建设务实、清廉、高效的干部队伍作为推进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的力量源泉,切实做好各项培养管理工作。

紧抓干部教育培训。坚持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干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及业务培训,突出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县主题,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7000余人次。采取送出去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让干部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服务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的能力。

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工作实绩,真正把坚持“绿色崛起”有韧劲、谋划“绿色崛起”有思路、推动“绿色崛起”有激情、实现“绿色崛起”有贡献的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共计提拔、交流干部150多人次。

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县需要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使经济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干部考核真正成为推动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的“指挥棒”。

 以优化服务为导向,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基层和群众需求为根本导向的运行与服务体系,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优势。

完善功能打基础。采取建联村党组织、产业党组织、协会党组织、项目部党组织、联合党组织等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投资7000多万元,建立了170多个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全部建立了党员服务点。

找准载体激活力。以“五双”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深化“领头雁”工程,基层党员干部带富致富能力显著增强。深入推进党组织和党员“双十星”创建、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活动以及竹房城镇带基层党建试验区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县的能力。

优化服务解难题。以乡镇干部“岗位在村(社区)”机制建立和“六强六服务”为载体,分层分类探索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全县各级干部解决群众困难3400余件,培养党组织带头人和后备干部60余名,为驻点村谋划和完善发展规划117个,筹措资金420余万元,帮扶发展致富项目243个。

规范机制促落实。坚持把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突破口,健全完善了县委抓“面”、党(工)委和部门牵“线”、党建指导员蹲“点”的分工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定期督导、整改销号、周清月结和目标考评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运行和重点任务落实。

以探索创新为抓手,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以十堰市委组织实施“3331”人才成长工程为契机,坚持更好地管才、引才、育才、留才,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多举措“管才”。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尽责抓实、各个层面协同抓优的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多途径“引才”。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吸引集聚平台,主动对接实施好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和人才项目,扎实做好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欠发达地区柔性引才借智示范基地”、院士专家休假基地、十堰市柔性引才借智示范基地等“一站三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目前,全县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人次,其中两院院士10余人次,国内外高级专家200余人次,特殊技术人才700多人次。

多角度“育才”。围绕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工程、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等素质培养工程,既注重本土人才开发利用,又注重拔尖人才培养提升,为各领域、各行业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优秀人才。目前,全县共计培育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16248人。

多方面“留才”。坚持对急需的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的高端专业人才,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评先表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立特殊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按照“先进后出、逐步消化”的原则进行工作安排。(通讯员 余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