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黄石大冶:农村先进力量成为乡村治理主力军

来源:湖北日报  日期:2019-02-15   编辑:刘志勇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大治市灵乡镇坳头村村支书吴远兴 推倒“心墙” 化被动为主动 山岭湾有两户农民,卫家门前硬化,影响了邻居柯家排水。7名理事会成员分头包户,一家一家做工作。短短4个月,柯华若村庄又在全村率先实现户户通。“鼓励党员理事会长与村庄党小组长交叉任职,鼓励党员进入理事会。”

大冶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村庄理事会“理”出了什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程良友 周东

在外创业20多年的吴远林回来了,成了村庄理事会会长。

贫困户刘晚英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为合作社养鸡,月工资2000多元。

因屋前排水问题,困扰卫家与柯家5年的心结,解开了。

这些故事,发生在灵乡镇坳头村山岭湾。

这样的变化,在大冶市农村比比皆是。

打破传统

村庄有了理事会

作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大冶推进“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探索“在村民小组建立理事会,发挥村民小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打破传统村组管理格局,以村庄为单位调整设置村民小组,全市成立2609个村庄理事会,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动力。”2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大冶采访,该市有关负责人介绍。

一进入山岭湾,路口就能看见醒目的标牌——永坤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文化活动中心,山岭湾村庄理事会会长吴远林正拉着副会长吴丰刚等人,商量合作社发展规划,“在现有260亩基础上,把荒山荒地都利用起来,再扩大种养规模200亩!”“去年社员分红,少的不到200元,多的1000多元。”吴丰刚告诉记者,合作社还在投入期,但大家都看到了致富的前景。

吴远林兴奋地拉上记者,“走,看看我们的基地。”

鱼池、林果基地……一处山林里,村民刘晚英冒雨喂食散养着的土鸡。

刘晚英家是贫困户,丈夫吴丰幼是盲人,以一亩多地入股合作社,去年获447元分红。

山岭湾是“移民湾”,是村里最穷的湾,干事心不齐,工作难开展。

2016年,山岭湾村庄理事会成立。参加投票的68户农民,一户一票,投票产生5名理事会成员。

村庄里有名的能人吴远林当选会长。去年5月换届时连任。

长年在外的吴远林,直言“没想到”。

“作为一名党员,不能推卸责任!”

他把在武汉等地的建筑生意交给别人打理,把才智带回家乡。

最近的村“两委”换届,吴远林因工作突出,进入村“两委”班子。

春节的鞭炮声中,100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庄,村民们高兴地说,“咱们这里也是小香港了。”

【点评】村庄理事会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乡贤能人创业兴业,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从哪里来”的现实问题。

——大治市灵乡镇坳头村村支书吴远兴

推倒“心墙”

化被动为主动

山岭湾有两户农民,卫家门前硬化,影响了邻居柯家排水。

这件事,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扯皮5年多没结果。

村庄理事会介入处理纠纷,决定由村庄买单再铺一条新管道。

水泥管300元,人工费100元。去年春节前,两户人家的“心墙”被推开了。

无独有偶。

在茗山乡华若村钟家庄湾,村委会委员、曾担任钟家庄湾理事会首届会长的柯育英,同记者分享“半月塘”的故事。

钟家庄农民,洗衣取水全靠一口塘。塘边的两房人家,为了这汪水吵吵闹闹,互不相让,硬生生把水塘隔成两个“半月塘”。20多户人家,争了20多年没个结果。

村支部书记柯亚军曾几次派小组长上门劝解,但一方认为小组长与另一方沾亲带故,坚决不认账。

村庄成立理事会,双方都有人入选。理事会开会,双方坐到一起,把事儿说开了,各自“退一步海阔天空”。

现在,“半月”消失,水塘“破镜重圆”,塘边已修葺一新。

这两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各家各户却是攸关民生的大事,折射出乡村基层治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之变。

据悉,大冶市将322个村的3600多个村民小组,调整为2600多个。

“小事不出理事会”成了工作标准。

该市1.13万名村庄理事会成员活跃在田间地头,2017年以来共处理群众纠纷5326余起,化解信访矛盾1163人次,帮助协调信访积案187件。

【点评】部分农村存在着基层组织“弱化”、乡村治理“虚化”、群众价值“空化”的问题。大冶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通过思想引导,调动了农民群众作为自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冶市茗山乡党委副书记张世磊

党建过硬

疏通“神经末梢”

“你看,大伙谋发展的心气足着呢!”柯亚军指着路边的大幅“柯华若村庄整体规划图”展板说。

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垃圾分类专人回收。

曾经坑坑洼洼的小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通往柯华若村庄的每家每户。

谈起5年前刚当选村支书时的窘境,柯亚军直言干群关系“形同陌路”。村支书5年换了6任,基层党建涣散,矛盾重重。

“譬如,硬化道路‘户户通’,好不容易争取了10万元建设资金,却成了烫手山芋,没有哪个组愿意认领,怕担责任。”

2015年,在村党支部指导下,柯华若村庄率先成立理事会,柯昌俭当选会长。

理事会协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户户通”。

“这是村民们共同的呼声。其实,大家都盼着呢。”柯昌俭说。

修路要占用部分农户的牛栏猪圈。7名理事会成员分头包户,一家一家做工作。

建设资金,能人捐一点、群众筹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很快67万元到位。

短短4个月,柯华若村庄又在全村率先实现户户通。

公益建设项目,由村庄理事会申报、村“两委”统筹把关。大冶市财政对自发建设公益事业实行奖补,仅去年,对全市所有村庄投资3.56亿元,实施村庄整治项目3082个。

实践证明,破解治理难题,根本上靠党建过硬。

“鼓励党员理事会长与村庄党小组长交叉任职,鼓励党员进入理事会。”据统计,大冶已成立村庄党支部(党小组)1410个,涵盖农村党员1.21万人。

去年,全市农村共有1586人申请入党。

【点评】大冶乡村治理创新,使大批农村先进力量成为乡村治理主力军,基层党组织触角进一步向社会治理末梢延伸,乡村振兴活力四射。

——大冶市民政局副局长 明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