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走,黄医生来巡诊了——

来源:党员生活微信  日期:2019-01-29   编辑:肖晗   字号:TT

分享到:

她叫黄莹,是一名家庭医生,也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640.webp (13)

《党员生活》2019年第02期·上封面人物:黄莹

“我从小就生活在武汉的老社区,知道这里最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汉水桥街卫生服务中心坐落在武汉市硚口区仁寿社区的菜场边,占地不大,但明亮而洁净。走入中心,导医台上“朋友式服务关系,亲人般全面关怀”标语赫然在目。

640.webp (14)

“阿姨,最近腿还疼吗?”上午10点,家庭医生黄莹的第10位患者,也是她的老熟人彭奶奶来了。“药按时吃了没有啊?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一番诊断完,黄莹又问起彭奶奶的家庭情况。

原来,彭奶奶的两个孩子都是慢性病患者,孙子也是高危潜在患病人员。因此,每次黄莹都会顺带着问一圈,给彭奶奶全家人的健康出出主意。

用真情化隔阂,用真心待老人

又忙了一会,临近中午,来问诊的人群逐渐散去。“咱们该上门巡诊了。”黄莹提醒团队成员张玲,对于小区的重症病人,要到家里给他们做检查。

“我们家庭医生,平时服务的都是街坊邻居,所以病人都成了我的熟人。他们即便去了大医院看病,回来以后也会问问我药怎么吃。”黄莹觉得作为家庭医生,考虑的不是患者的某一种疾病,而是他身体的整体状况。不仅要照顾到患者的心理感受,还要考虑他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等。

75岁的辛素珍是社区老居民,黄莹偶然发现她有心衰的症状,赶紧通知她家人转诊专科医院。开胸手术后,辛婆婆恢复得不太好,黄莹多次上门问诊看护,解决了她术后因胃病复发不能进食等问题。

不久,黄莹又将辛婆婆接到社区服务中心,邀请医联体单位的同济医院心内科专家进行联合复诊,为她确定了后续治疗恢复方案。

640.webp (15)

门诊中为患者量血压

辛婆婆一天天恢复了健康,面色红润,说话铿锵有力,体重从90斤涨到了110斤。她说自己现在是黄莹的“铁杆粉丝”,不仅签约了她的家庭医生团队,还动员身边的人都加入进来。“黄医生医术好,特别负责,把健康交给她,放心!”

“我从小就生活在武汉的老社区,知道这里最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工作以来,黄莹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成了家,常来看病的居民就像家人。

640.webp (16)

“黄医生能叫出三四百个病人的名字……”

对黄莹来说,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也是“缘分”使然。“仁者立心,医者济世。”慈善和热忱的性格使她选择了医学专业,奉献和尽责的品质让她走上了医生的岗位。

仁者立心,医者济世

2009年,从江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黄莹就应聘到了武汉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一名光荣的社区医生。多年来,她扎根社区,把社区居民当家人,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练就了扎实的临床功底,拥有良好的群众口碑。

2016年,武汉市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雨后春笋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铺开。国家医改的号角吹响时,黄莹由一个春风送暖的天使,转身成为站在医改前列的“花木兰”,带领团队,坚定而自信地拥抱了“家庭医生”这一新身份。

面对熟悉的社区、了然于心的病患情况,黄莹和她带领的团队,用四种模式将社区居民进行了医疗服务全覆盖:以网诊为基础, 以问诊为核心,以巡诊为手段, 以出诊为补充。

她是这样计划的,也是这样施行的。两年来,仅通过“健康武汉”APP这个网络平台,这个团队就为700多位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网上签约服务,并负责200多位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管理,为他们建立了“居民慢性病管理表”,并跟踪服务,至今无一人发生严重并发症。

640.webp (17)

周四是黄莹团队巡诊的日子。一进社区,居民们都亲切地和黄莹及护士张玲打招呼。由居委会提供的社区老年食堂是她们的“巡诊点”。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一些血糖检测工具,一本记录簿,不需要召集,居民们早就在这里等着了。

“知道你今天要来,过了早就来等你了!”68岁的吴爹爹每个礼拜都是“头三名”。缠袖带,捏气囊,放减压阀,黄莹动作麻利又熟练。

“血压有点高,降压药您今天还没吃吧?”黄莹笑着说,“啥事儿都不能耽误吃药啊!”吴爹爹连连点头。

640.webp (18)

入户为居民提供用药咨询

以前,居民们是不太信这些走到家门口的“赤脚医生”的。他们不少都是过来围观,却被黄莹发现了大问题。

“您高压160了,体重也超标,一定要早点治疗啊。”黄莹对第一次来问诊的老人说,“我帮您建一份健康档案,方便对您进行跟踪管理,以后去大医院看病还能减少检查,为您省钱呢!”

“好好,那就建。”老人忙点头。“您一定要多活动,少吃油腻食物,预防中风。”黄莹边为他登记边不停叮嘱。

640.webp (19)

黄莹荣获“百家健康守门人”称号,并代表全国医生作发言

作为初级诊疗医生,黄莹认为“花最少的钱,买最有效的药”就是百姓最大的诉求。为了做到这一点,她曾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病人的情况。黄莹身边的同事介绍说:“黄医生能叫出三四百个病人的名字。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吃什么药,她都能一一道出口。”

正是因为这一点,有很多已经从仁寿社区搬到其它地方的居民,仍不愿迁走自己的“档案”。熊红艳是2型糖尿病病人,家搬去了后湖;汪武军也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症,家搬去了汉阳。但每逢季度里的面对面问诊日,他们都会回到社区,请黄医生为自己把把健康关。

640.webp (20)

巡诊途中的黄莹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

“自己既是医生,更是一名奋斗在卫生战线的党员。”黄莹在接受采访时认真说道。

2018年以来,武汉市硚口区卫计系统打造“红色港湾党员先锋在行动”党建品牌。全区共成立了99个家庭医生团队,建立了102个社区巡诊室。在汉水桥街卫生服务中心的9个家庭医生团队中,7位团队长都是党员。

党员愿意主动担责,离不开黄莹的带头示范作用。

和黄莹搭档的护士张玲就就对她佩服不已。“有时候遇到情绪不好乱发脾气的病人,我都会急着分辩,但黄姐却挡住我,和风细雨地为他们解释,直到解开他们的心结。”

也正是有了黄莹的表率,张玲在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的团队这么优秀,黄莹姐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

640.webp (21)

黄莹通过“健康武汉”APP与居民签约家庭医生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和我们签约,即便是免费的,他们会说,大病有医院,小病买点药,家庭医生有什么用?”年前一次巡诊,一位居民测量的血糖值高于其它地方的测量结果,就武断地说她们是卖药的,是骗子。黄莹不急不躁,耐心跟她解释血糖在不同时间测量时数据的差别,道理说通,情理说透,让这位居民心服口服,并与黄莹团队签约。

还有一次在社区提供的免费体检中,一位女居民的体检结果引起了黄莹的注意——血小板值偏低。参考了其它体检数据后,黄莹马上打电话嘱咐她一定要换降压药,并告知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并指导其用药。随着检测值恢复正常,病人心中的戒备也放下了,从最初的不理解不信任,到后来主动上门与她们签约。

“一次不行,我就说两次,两次不行我就说个十次八次。”黄莹形容起如何“收服”病人,脸上露出会心的一笑。

640.webp (22)

下社区巡诊为居民解答健康疑问

就是这样,黄莹用耐心、热心与细心服务着社区的居民们。

85岁的周婆婆得知我们在采访黄莹,不顾风雨难行,提着刚买好的菜就来到了卫生服务中心。“自从有黄莹这孩子给我瞧病,心脏病再也没犯过,腿也利索了,现在可是甩起手来走路啊!”

82岁的李玉颜和脑瘫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年龄大、家务活又繁重,一次不小心摔伤了腿,出现了鸡蛋大小的溃疡面,老人行动困难,无法出门。黄莹带领团队护士,两天一次上门为她换药,持续了3个月,让老人避免了截肢的恶果。

考虑到老人生活的艰难,黄莹和单位领导联系区里,帮老人及女儿搬到了条件好很多的海工社区养老院,并承诺老人继续为她实行健康管理,让她们安心地搬了家。

640.webp (23)

连续三个月上门为老人换药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救援病患是我的工作,而守护社区里的老人健康,更是我的责任。”黄莹说。

后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让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与康复在社区完成,是我国医改分级诊疗的大方向。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就是想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信任基层医疗水平,切实实现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640.webp (24)

“黄莹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

“这些年来,黄莹和她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践行着医改的大政方针和工作要求。”硚口区汉水桥街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晓辉这样评价黄莹的努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据硚口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大团队”为统筹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硚口模式”,具备了覆盖广、专业精、信息畅通、凝聚力强的独特优势,全面助推家庭医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与服务化,倒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基层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只有实现医防有效融合,吸引更多居民在基层就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

640.webp (25)

黄莹(左四)在第五届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荣获“优秀全科医生奖”

黄莹和她带领的团队,以及数以百计的家庭医生,正以责任和奉献厚植“医者仁心”底色,以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感为己任,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牢固的健康防线。

作者:郝苗苗  潘尚;通讯员:汤晗;

栏目编辑:林晶晶;新媒体编辑:肖晗

END

来源 | 《党员生活》2019年第02期·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