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网站logo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五讲》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7-26   编辑:段天宇   字号:TT

分享到:

摘要: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一系列重要阐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系。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基本信息】

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组织 编写(贾峰主持编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内容简介】

书稿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组织编写,对从古到今生态文明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分五讲进行阐述,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书稿一开始就指出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是破解中国现实难题的必然选择。然后,细细论述了国内外在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同时指出,我们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凤冈模式、脱胎换骨的新沈阳、秸秆的合理利用、生态养殖等等。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书中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给人很强的直觉感受,说服力很强。最后,书稿指出:美丽中国,我们的,也是世界的,更是从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角度告诉世人,中国正在努力给全球的环境带来清新之风。

【作者简介】

贾峰: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

【目录】

绪论 十八大报告:全球最绿施政报告

第一讲 历史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与代际责任

二、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

三、狄更斯和“伦敦烟雾事件”

四、一封信、一本书、一场环保运动

五、经济奇迹背后的公害梦魇——日本水俣病

六、布伦特兰与《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二讲 人类需要变革

一、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

二、没有了煤和石油,我们怎么办

三、人类能有两个地球吗

四、都像美国那样的生活方式,行吗

五、弗里德曼与《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第三讲 新世纪新挑战

一、破解“邻避”困局,路在何方

二、PX真相揭秘

三、同呼吸,共奋斗

四、蓝天是个好东西,也是很贵的东西

第四讲 绿色行动你我同行

一、遵义凤冈,绿色转折点

二、甩掉“黑帽子”,工业重镇华丽转身

三、燃煤电站能否与黑色无关

四、从污染到发电,秸秆的现代变身

五、生态养殖,变废为宝

六、有序互动,共建绿色未来

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绿则国绿

第五讲 美丽中国路在脚下

一、神奇的智能电网

二、“风驰电掣”与绿色世界

三、光伏产业的未来

四、21世纪的“斯普尼克时刻”

五、美丽中国,我们的,也是世界的

后记

【章节选读】

绪论 十八大报告:全球最绿施政报告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

继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之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纵观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施政报告,将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等升华为生态文明理论,并成为执政党的施政路线和指导方针,其战略高度世界绝无仅有。因此,十八大报告被誉为“全球最绿施政报告”。那么,我党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面临怎样的新形势?经过六十余年的大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奋起直追,在取得了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巨大成就之后,我国是否还需要继续发展?如果继续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发展?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党对新时期的发展做了哪些战略安排?面对十八大提出的全球最绿施政报告,我们该如何贯彻落实?广大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又该如何有所作为?以下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解答。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新形势

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至今稳居世界第二,并且依然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归纳起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既面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各种危机层出不穷的外部压力,又面临着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各类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内在挑战,还面临着党的领导干部和各级党员自身对新的发展形势认识不足、对新的发展思路知识储备不够、能力欠缺以及本领恐慌等诸多问题。可以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资源环境压力空前增大

目前,世界发展格局正处于快速变化和重组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发展不仅要面临传统的国际竞争压力,更要受到全球自然资源衰竭、环境容量超阈、绿色壁垒森严以及全球环境状况恶化等非传统领域的国际压力,国际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首先,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森林等主要自然资源等都处于丰沛充足的状态,这些国家利用极低的成本攫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顺利地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以有“工业的血液”之称的石油为例,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此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原油价格一直低于每桶3美元;但是到了今天中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时,原油价格却攀升到了每桶超过100美元。铁矿石等其他工业生产必需的自然资源的价格也节节攀升,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道紧箍咒。其次,全球人口激增、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锐减等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环境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多。而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此时接受强制温室气体减排无异于停止经济发展。最后,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多越多的污染物被排入环境当中,越来越多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或永久改变,全球环境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日渐逼近极限;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势必引起世界各国的不安,也给中国招徕不少批评和指责。

(2)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威胁国家安全

除了上述外在的国际压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在资源生态环境挑战更是不容忽视。资源能源方面,虽然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总量不小,但是人均水平却很低。例如,我国的淡水、耕地和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和1/5;主要一次能源中,石油和天然气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4%和7.5%;即使是总探明储量排名世界第一位的煤炭资源,我国的人均拥有量也不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截至2012年,我国的精炼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8%,且有进一步攀升的趋势,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在60%左右,精铜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甚至超过70%。虽然我国资源能源存量不足,生产消费过程中却凸显浪费。例如,我国的单位GDP能源消耗约是美国的4倍,日本和德国的6-8倍;中国现在消耗了全世界能源总量的21.3%,却只生产了世界GDP总量的11.6%。在生态环境约束方面,发达国家两百余年工业化进程中相继出现的环境问题近年在我国集中爆发,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2011年,我国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达到2499.9万吨、2217.9万吨和2404.3万吨,且都远超环境容量。老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却不断涌现。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细颗粒物(PM2.5)污染等环境问题接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此外,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部分污染产业有向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的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加上民众日益高涨的环境意识和对更美好环境质量的强烈渴求,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3)我们自身应对危机、化解矛盾、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亟待加强

面对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各类社会矛盾和环境质量现状与公众期许相差尚远所引发的不满情绪,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这样的新挑战,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新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议题,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似乎陷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境地。在频频爆发的社会矛盾和各类群体事件面前,留给我们进行转型发展的时间并不多。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新事物,不管是横向从世界其他国家看,还是纵向从自身的历史时期看,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我们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亟需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能力建设,克服本领恐慌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继续发展是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

面对已有的GDP世界排名第二的成绩,继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的资源、环境、生态瓶颈和困难,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施加的持续压力,有一种论调在悄悄兴起,那就是我们应该选择不再继续发展。那么我们是否就真的可以做如此选择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1)我国经济总量大,但是人均水平和发展程度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根据国际货币组织(IMF)2013年发布的报告,2012年中国GDP总量为8227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光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但是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IMF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为6067美元,其数值约为美国人均GDP数值49922美元的12%,不到人均世界排名第一的卢森堡的人均GDP的5.7%。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日本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被中国赶超,但是其国土面积仅为37.8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的39.4万平方公里相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日本2012年的GDP总量高达59639亿美元,云南省却只有区区1633亿美元,仅为日本的2.7%。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2)发展极不均衡,东西差距大,沿海内地差距大,城乡差距大

虽然从整体上看,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6067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一个极端不均衡的状态。以2011年为例,最发达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人均GDP均超过12000美元;但我国还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部分地区甚至低于3000美元,发展程度不及东帝汶、刚果。上述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的欠发达地区的总人口数量超过5.7亿,约占全部人口的42.6%;国土面积达6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也就是说,我国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和超过一半以上国土面积的地区处于欠发达状态。活生生的数据告诉我们,广大欠发达地区的人民还需要脱贫致富,期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高达3倍以上,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

(3)经济发展整体质量低,创新不足,部分产品环境压力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上,各行业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产品单位附加值低,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低下,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全球经济分工格局中,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受国际安全、环境风险影响大。一方面,我国大量出口“两高一资”产品,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并且将污染留在国内,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压力,享有的利润却非常微薄。以苹果手机代加工为例,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工受损等不利影响都发生在中国,但是最后利润分配却只有区区的1.8%,而负责创新设计的美国苹果公司却分配了58%的无污染利润。

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刺激政策和资源配置方式,我国部分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严重产能过剩。这不仅是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也给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不良隐患。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是需不需要发展的问题,而是需要怎么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发展思维框架,思考如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这是我们全党、全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三、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破解中国现实难题的必然选择

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对中国还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发展如何最大程度地惠及民生等重大问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回答。那就是,中国的发展绝不能重复西方的老路,而是要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解民众之所需,充分倾听人民群众对于体面生活、美好环境的呼声,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理解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走一条全新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

(1)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是缓解我国现实矛盾的最佳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交织并存的时期。国际发展环境的恶化,国际社会日益高涨的压力,国内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都预示着我国必须改变过去既有的发展模式,走一条完全不同过去的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依赖环境和资源;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又都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物质保障。离开了经济发展来进行环境保护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人类社会已经无法回到原始社会;不顾环境保护只谈经济发展又必然是“竭泽而渔”,因为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在人均GDP达到11000美元左右时环境质量开始好转,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则在人均GDP为8000美元左右时环境状况开始好转。中国目前的人均GDP虽然超过6000美元,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需要摆脱贫困。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表明,我国“走不通,也走不起”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发展老路,要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路。目前,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已经大大提升,人们对美好环境质量的追求和渴望也不断增强,如果继续过去的发展老路,显然广大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

因此,不管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还是从人与人、人和社会的角度,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不搞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为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全新的指导理念和实践取向,开辟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方针,才是我国未来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也只有选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有效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2)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能最大程度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

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历来是我党执政的优先和重点。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之前,13亿多人吃饱饭、穿暖衣一度被认为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从而有了更高、更多的民生追求。免受污染之害,保持身心健康就是其中之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是公害,不管是老百姓能直观感受的常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还是隐蔽性很强的土壤、地下水和核辐射等污染问题,受害者往往不是某个人或某一个群体。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身为普通百姓,不管你是身缠万贯还是身无分文,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无法避免受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影响。这如同我们都在同一条叫做“环境”的船上,尽管有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区别,但是一旦船体倾覆,则没有人能够幸免。因此,可以说,环境保护是涉及所有人的最大的民生。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环境保护既是建设主阵地,又是最根本的保障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大制约因素是资源不足和污染物过量排放;薄弱环节和突破口是环境保护,最先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也是环境保护。正如百姓自己用生活的语言所形容的那样:对于个人来说,健康是1,其他是1之后附加的0;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环境是1,其他是1之后附加的0;如果1崩盘了,其他附加再多的0也只是0了。因此,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恢复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无疑是能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首要民生之举。

(3)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缓解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维护世界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13亿多人口的超级大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首先,十几亿人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他们在脱贫致富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即使控制在极低的程度,都会累计成令世界各国无法忽略的量值。其次,以中国之大,其任何微小的调整和变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中国往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则会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中国往不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则会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要求中国采取行动减排温室气体,加强污染控制、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所承受的国际压力也日益增大。因此,只有用切实的行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回击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承担国际环境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无端指责,才能切实缓解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大步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压力。

中国选择何种发展之路,也对世界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巨大。一方面,以中国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影响之巨,没有中国生态安全的保障就不可能有世界生态安全的保障;没有美丽中国的建设成功就不可能有美丽世界的建设成功。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大的示范效应。如果中国选择一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则会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走绿色发展之路;如果中国继续走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发展之路,则势必引发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等方面展开恶性竞争,从而将世界生态安全格局推向无法预料的危险之境。可以说,21世纪的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事关世界的前途、全人类的未来和安危。因此,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不仅对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巨大,更能对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做出重要的贡献。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再美的施政报告,再绿的发展理念,如果不能有效贯彻落实,那也只是一纸空文。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动全党全社会将美好理论落到生产生活的实处,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制度设计、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逐一贯彻落实。

(1)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思想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对人与自然的不正确的定位。长期以来,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危险的绝对自我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其他一切物种和资源均从属于人类自身,一切都应该为人类所用。而事实上,这种置自然规律于不顾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恩格斯在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消亡的案例后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生态文明观里,人与自然环境不再是从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从思想深处接受和普及了这样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对自然有所敬畏和珍惜爱护,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解决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之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将呈现出全新的定位。对于工业文明对自然已经和正在造成的伤害,人类需要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的手段加以调整。因此,虽然这两者是传统发展思路下的产物,但依然是生态文明建设初期的重要内容。除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从思想意识上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并且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等。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生态文明意识之花的盛开方能结出生态文明实践之果。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思想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准备和先决条件。

(2)构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体系制度是对特定时期社会关系安排的总和,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类活动。特定的制度决定了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就产生了特定的环境影响。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源于现行制度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就需要构建一套与生态文明发展观相互适应的制度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不是要将现有的一套全部推翻重来,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认真审视,改变和修正那些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款。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就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照目前我国发展现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体系建设:一是要改革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制度,坚决摒弃以GDP为中心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考核指标,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要构建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需求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继续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经济总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以及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重点污染地区的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协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三是要强化法治精神,重塑法律尊严,建立起严密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责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构建完整、合理的配套制度体系,并且严格照章执行,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3)倡导良好的生态文明个人行为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与每一个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实践。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一句美丽的空洞口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只能是飘渺虚幻的空中楼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对照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每一个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节。例如,国家早就明文规定夏季公共场所的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不管是宾馆、写字楼还是航班机舱和地铁车厢,依然可以看到穿着外套吹冷气的场景。作为个人,我们就应该严加检查,严格执行这种节能减排的规定。再比如,对于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早有垃圾分类的要求和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做得非常不尽人意;在各大餐馆更是随处可见奢靡和浪费。以上种种行为都是个人行为未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例子,都是与我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个人素质息息相关的。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大力倡导良好的生态文明个人行为,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最后汇成绿色洪流。只有这样,生态文明之花才能盛开,生态文明硕果才能结出。

五、基层党组织:在实践最绿施政报告中有所作为

党员是我国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和积极分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和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第一线。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后,作为带领广大群众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引路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应该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

首先,基层党员要加强学习,从思想根源上重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于实现中国梦和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精髓,把自己掌握的有关思想、知识、技能以及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利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的方式传达给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和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其次,广大基层党员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理论贯彻落实到行动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身垂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员每天面对的是普通群众,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群众的关注,无形之中基层党员的行动就会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好的行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转型的举动,无形之中就会影响周边的群众,从而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标杆,最后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蔚然之风,形成一股绿色发展强大洪流。

最后,基层党员应该紧密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扎实做好基层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基层党员和党组织更应该做好紧密联系、准确传达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一套简单空洞的理论和口号,而是要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需要发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基层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重点考虑群众利益,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踏踏实实为群众谋福利。在现实工作中,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客观条件、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知识技能、期望以及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把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现实困难摆在工作的第一位。只要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意识上、知识能力上、实际行动上一切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家就一定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有所作为,美丽中国梦也就一定能顺利实现。

六、美丽中国,世界梦想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一系列重要阐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系。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资源环境经济协调永续发展,既是13亿多中华儿女的中国梦,也是全世界70亿地球公民的世界梦想。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第三讲 新世纪 新挑战

天朗水清,草木丰茂,燕语莺鸣……相信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画卷。从历史的启示到变革的呐喊,中华民族从不吝惜为勾勒秀美蓝图而泼洒笔墨,更不吝惜为建设美丽中国而付诸努力。然而,通往梦想的道路注定是光明而曲折的。

当粗放工业模式产生的问题尚未解决,中国又迎来了新问题的挑战。以PX项目为代表的“邻避”困局和以解决PM2.5污染为焦点的蓝天梦想,不仅反映了社会各界开始反思发展模式,热心环保事业,注重生态保护,也反映出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的现实考验——如何改善人民生活,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它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紧迫考题,检验着我们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人心齐,泰山移。综观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反垃圾焚烧厂、反PX事件等“邻避”困局,以地方政府放弃项目告终,却被视为民意的“胜利”。这种以噎死者而禁天下食的做法,从区域整体利益角度来看,换来的是“政府不可信”、“经济不发展”、“群众不得利”的三败俱伤的结果。因此,立足全局,统筹规划,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切实改善民生,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执政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方面。

同呼吸,共奋斗。PM2.5影响群众健康,是必须下决心治理的重要民生问题。从本质上看,防治PM2.5污染的根本着力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扣响了防治PM2.5污染战斗的“发令枪”,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大格局。

一、破解“邻避”困局,路在何方

1986年,美国纽约。深夜,莱斯利先生拖着一个笨重的黑色塑料袋走出家门,里面装的是全家两周来所积攒的垃圾,现在他必须给垃圾找个去处。莱斯利开着车在街上缓慢移动着,看到街头被划开一半的铁丝网,他摇头叹了口气,这些铁丝网是政府为了防止居民乱倒垃圾而安装的,但现在铁丝网不是被偷走就是被破坏,垃圾很快又堆满了社区街头。他不禁想起政府半年前说要建设垃圾焚烧厂的事情。“这当然是件好事,可为什么偏偏要建在我们小区后面呢?天知道这些垃圾焚烧厂会产生什么样的有毒气体!”与他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为此,这些人联合发起了一场强烈的抗议行动,抵制建设焚烧厂,此事最终被搁置了下来,而类似建议在其他社区也遭到相同命运。很快,无法处理的庞大垃圾堆满了纽约的各处街头。

一边想着一边调转车头,莱斯利向另一个路口驶去。看到路边一块空地,他摇下车窗,迅速将垃圾袋扔出车外,然后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邻避”运动的产生

莱斯利先生和当地居民因害怕垃圾焚烧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而采取抵制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邻避”运动(或“邻避”情结)。作为一个外来词,“邻避”是英语新词“NIMBY”的音译与意译的整合,这是一句英语口号“Not In My Back Yard”(别在我家后院) 的缩写。意指一个地方的居民,由于担心建设焚化炉、垃圾填埋场、化工厂、核电站、火葬场等工程设施可能会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产生嫌恶情结,滋生“别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进而表现出强硬的拒斥态度,并付诸行动。

国外有关“邻避”运动的漫画

“邻避”运动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其产生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公众生活水平与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基本生活需求的关注逐步转化到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上,加上环保知识的逐渐普及,环境意识日益高涨。在20世纪的欧美发达国家曾出现过一段轰轰烈烈的“邻避”运动潮,本节开头提到的纽约垃圾围城一幕,正是美国当时的一个缩影。日本是亚洲最早出现“邻避”运动的国家。随后,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也迎来了这一浪潮。台湾早期“邻避”运动的口号——“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形象地说明了“邻避”运动的特点:部分公众反对在居所周边地区建设项目设施的同时,并不抵制对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认可与使用。也就是说,只要不在自家周边上这种项目就行。

“邻避”运动在中国

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邻避”运动时代,而“邻避”运动带来的集体抗议,则让诉求稳定发展的地方政府头痛不已。

例如,北京、广州、无锡居民反对垃圾焚烧厂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南京“常府街变电站”事件,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启东抵制造纸企业事件,厦门、大连、宁波、昆明反PX事件……加入抗议的当地居民态度,同几十年前欧美居民呐喊的无异,都是这句:“别建在我家后院!”

而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式“邻避”运动中那句经典口号的背后,不仅包含着民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与诉求,更涵盖着转型时期中国各种利益主体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单光鼐研究员研究指出:环境问题、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正日益成为引发中国群体事件的“三驾马车”,而环境问题更是其中一匹“黑马”。还有学者指出,“邻避”运动之所以频繁发生,是一些地方长期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环境利益、忽略公众权益的结果,引起冲突和混乱的,不是“邻避”设施本身,而是这种同公众利益、环境权益相背离的政府态度,是持久得不到解决的诸多问题的融合爆发。既然环境问题或与环境相关的经济及其他问题无法同政府对话,唯一办法就是发起一些活动,使对话成为可能。

如此“对话”,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考察近年来国内的“邻避”运动,从发生到结束几乎同一模式:某地被曝有(或“可能有”)重大污染项目将在多数居民不知情状态下准备兴建,当地民众奋起抗议,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促使事态发酵、扩大和升级,当地政府迫于民意,最终宣布取消或放弃该项目。维护合法权利、捍卫家园环境,天经地义,每一次地方政府的最终妥协,都被视为民意的“胜利”。但从区域整体利益考量,或从已经签约却因停建而蒙受巨大损失的企业来看,单光鼐称这种结果为“三输”:“地方经济失去合法、合规的项目,审批机构公信力遭遇挑战,公众抗争也并未争得更优的环保效果”【引自《“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南方周末》2012年11月29日。】。

“邻避”运动的出路何在

在“多输”循环中,“邻避”运动容易陷入无解的难题中。实际上,许多有污染嫌疑的公共设施是难被取消的,最终仍必须建在“某个后院”,如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发电厂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若缺乏公平合理的利益博弈和形成共识的有效系统,“以邻为壑”的局面仍将继续出现,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将无从谈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邻避”运动起源地的发达国家,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一些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美国的“环境纠纷解决替代机制”(EADR),允许涉及争端或可能产生冲突的团体进行面对面沟通,形成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日本的“公害防止协议”,就是由从事可能发生危险企业活动的企业主,同厂址所在地、影响涉及地的环境部门或居民团体,就关于防止公害措施进行交涉后签订的。协议旨在促使企业主采取各种公害防止措施,其中一般包含技术规范、补偿措施、社区关系以及纠纷处理方式等内容。中国台湾地区的“环保回馈补偿机制”,让民众清楚,该如何在“游戏规则”下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该“机制”要求,邻避设施的建设方,要把令人厌恶的邻避设施,尽力变成不那么讨人厌。例如,在社区附近增设公园、图书馆、运动中心等,另外还包括减免电费、减免土地相关税赋等经济补偿措施。

如今,“邻避”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不多见了。总结其处理经验,不外乎是将选址、兴建与营运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公开做到透明化、法治化,通过协商方予确定,并对利益受损方给予合理补偿。纵观国内“邻避”运动的过往事例,信息不透明、沟通不通畅是酿成形势恶化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误区是,政府照顾大多数人利益,想当然地认为,小部分群体应该牺牲和付出。中国向来重视集体利益,对小部分个体的意见不以为然。封闭决策、简单通告,当老百姓开始有意见时,又采取回避的办法,于是越闹越大。”【引自《“邻避运动”兴起公众参与效应持续发酵》,《中国环境报》2013年5月29日。】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正是在这种思维误区下,严谨的环评程序以及邀请利益相关的市民参与听证等法定的并且可以化解矛盾的措施均被抛至一边,代之以通告、告知等形式的“单向度传输”。在信息化和公民环境意识高涨的时代,如此简单化对待怎能赢得理解和支持?待到民众反对之声四起,地方政府再被动出面,强调邻避设施的环境评估安全,此时已经丝毫无助于事态的缓解。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首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于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等,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社会上就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产生负面影响,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主动及时地公开,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 我们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不能等到社会上反映强烈了才去应对,去公开。”简言之,就是要让解释工作跑在质疑的前面。

为此,构建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协作交流机制,是解决“邻避”难题的第一步。如果在每一次事件中,政府从一开始就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将每一个项目的运行原理、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实事求是权衡利弊地告之于众,并尽早地让利益相关方参与邻避设施的建设乃至前期规划中,相信许多冲突都不至于发生。

其次,要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问题是“邻避”运动的核心,建立多重利益补偿和回馈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在付出一定的环境成本后,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获得回馈。借鉴境外成功案例,如在建设邻避设施的同时,在当地增设公园、图书馆或减免电费、土地相关赋税等,在利益上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回馈”,以此作为补偿。

最后,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必要建立规范的选址决策程序,促进设施选址的科学性和程序正义。推动建立设施选址的“邻避风险评价制度”,将社会心理因素纳入风险评估体系。

虽然“邻避”运动一词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它的长期存在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成本。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个人利益同群体利益等价值判断日益多元化的今日,“邻避”运动的出现,要求政府和居民在磨合中养成平等对话和理性沟通的习惯。从这个意义讲,“邻避”运动实际上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衡量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一块试金石。

思考题

国外在化解邻避冲突方面有何经验?

二、PX真相揭秘

2007年,从厦门开始,短短6年里,在辽宁大连、浙江宁波、四川成都等地,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项目接连受阻,或者下马,或者迁址。同时,围绕这种化工原料的传闻也甚嚣尘上,有说“它”是高致癌物,也有指责“它”的生产环节对环境污染严重,甚至有人公开表示生产“它”的地点对周围构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建在离城100公里之外,城市才安全。“它”就是近年来引发普遍关注的“PX”。究竟什么是PX,它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吗?PX项目到底有多危险?对于矢志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来说,PX究竟是鲜花还是毒草?

PX究竟是什么

在讨论之前,先认识一下PX。其实,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化工原料。它的制成品,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饮料的瓶子、穿衣的涤纶(俗称的确良)、床单、窗帘等等,都是用PX为原料做的。

相关链接

PX中文名称叫“对二甲苯”(paraxylene),是苯的衍生物,PX是其英文缩写。在日常情况下,PX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而在化学工业体系中,它主要用于制取PTA(精对苯二甲酸 )和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也是制取合成纤维的原料。

PX对人体危害几何

PX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虽然它名称上同高致癌物苯和甲苯相似,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可能致癌因素分类中,PX仅被归为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对人体致癌证据的物质。

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PX被列为“危险化学品”,它是作为一种易燃物被列入这个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这意味着,PX的最大危险在于它的易燃性,但PX的易燃性低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只有当PX蒸汽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到明火和高热才会引起爆炸和燃烧。如果仅从毒性角度衡量,PX和汽油相当,都只是低毒。美国等很多国家,都没有把PX列为危险化学品。

PX生产对环境影响有多大

排斥PX项目的人普遍认为,PX会污染环境,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很多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先生一直从事化工研究。他说,PX对环境的污染同其他化学品一样,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和大气中,但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此外,由于PX的组成只有碳和氢,它没有氯,没有其他的有毒化学元素,燃烧后只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燃烧后也不那么可怕。而且,PX在环境中会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挥发到大气中的PX也可以被光降解。

对待PX,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而且PX不仅本身对环境影响不大,在它的生产与制备阶段,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作为石油化工炼制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品,PX可以说是炼制过程中相当清洁的一部分。在PX实际生产过程中,无论废水与废气,排放量都很小。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的汽油,PX从原料到出产品,公众根本接触不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PX生产完全由设备监测系统、运行操作系统、安全防范的仪表系统来完成,从根本上可以避免因人为操作造成的失误,并在事故发生前、过程中就能及时预测和防范,包括自动关闭、停车,甚至连锁停车等。

PX生产是否必须距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

不少网友认为,PX项目污染环境,所以发达国家不生产PX,它是被淘汰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实,美国也是主要的PX生产国和出口大国之一。现在,世界PX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统计显示,到2012年底,全球PX产量共3840万吨,其中,亚洲消费量2200万吨。(参见《谈PX色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揭开神秘面纱》,云南网,2013年5月13日。)韩国是亚洲PX生产大国,年产能为584万吨,出口量近150万吨。(参见《揭开PX的神秘面纱》,《人民日报》2013年6月24日。)日本也是PX生产大国,其年产能约390万吨,每年出口200万吨。

至于PX项目应该离居民区多远才合适?这是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有人说,国外都是建在离居民区至少100公里以外。真是这样吗?其实并非如此。

国外PX项目的选址,对居民区的安全距离没有固定标准,主要根据生产能力以及装置的安全防护级别确定。实际上,很多PX工厂同居民区都是“亲密接触”。美国休斯敦年产280万吨的PX装置离6万人城市1.2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年产37万吨的PX装置距居民区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年产35万吨的PX装置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

相关链接

新加坡的PX项目

新加坡是人所熟知的花园城市。就在这个无论长宽都不足100公里(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23公里)、国土面积仅有700余平方公里的国家,却集中了超过6000万吨的炼油能力、2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和120万吨PX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典型的石化聚集区。其位于裕廊岛的埃克森美孚炼厂PX装置距居民区仅0.9公里

日本横滨PX生产厂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实现经济腾飞,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出现过“水俣病”、“骨痛病”、“哮喘病”等一系列公害事件。痛定思痛,日本加强了环境立法与执法,环境准入门槛十分严格。但日本并不排斥PX项目,而且还是亚洲最早建有PX项目的国家,很大一部分产品用于出口。日本横滨NPRC炼厂的PX装置同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国外对于安全距离并无特殊要求,1公里、2公里、3公里的都有。

中国为什么要上PX项目

既然有人对PX项目有抵触情绪,中国为什么还要上PX项目呢?全靠进口不行吗?

这是因为,十年来,我国PX自给率从近九成跌至五成。从世界PX产业供需情况看,中国缺口最大。分析近年来数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认为,造成我国PX需求缺口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国是纺织生产和出口大国,下游PTA产能从2000年的200多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3200多万吨,导致对PX的需求大增。同时,PX事件引发的争议,使政府和企业决策更加慎重,放弃或缓建PX项目,导致PX产能发展滞后。

有人质疑,PX已然在我国高速发展,各地再上马是不是“一窝蜂”?事实上,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国内的PX产量没有太大增长,大多在800多万吨水平,而PTA下游市场的火热发展,让产能缺口日益凸显。

近年中国PX供需情况表

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使周边国家对PX建设及扩容给予较高热情与关注。日本位于茨城和千叶约120万吨的PX装置,在“3·11”大地震中受影响停工,但震后随即恢复生产且负荷持续提升。目前,日本出口PX的60%输往我国。韩国也在不断扩充PX产能,未来出口占其总产量50%左右。新加坡新上的80万吨PX装置将于2014年投产,产品全部出口中国。沙特也在持续投资该领域,目标市场同样为中国大陆。

近年PX平均价格

近年中国进口PX产地分布情况

一面是海外PX厂商跃跃欲试,一面是国内PX产能提升有限,对此李润生认为,“我们并不排斥进口、用国外资源弥补不足,但我们也要立足自主生产,坚持以我为主,不能把缺口越留越大。”“每次知道中国的PX项目遇阻,国际价格就会短期波动。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PX扩产是扩不成的”。当国内部分PX项目因群体事件迟迟不能上马时,日韩企业已经多次就PX及其相关产成品向中国提价。更重要的是,对于国际市场的PX价格,不生产就没有话语权,价格大起大落,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中国进口日、韩PX产成品已被迫采取“按月定价”方式。2013年6月的PX制成品价格比2012年同期再度上涨了200美元/吨(参见guancha.cn/Industry/2013_06_15_151440.shtml,观察者网,2013年6月15日。)。

要规避这种被动情况,中国必须拥有一定的PX生产能力。

PX,究竟是鲜花还是毒草

谈了这么多,又回到最初话题:PX,究竟是鲜花还是毒草呢?其实,任何的事物都有两面性。PX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咬定说它对环境、对人群一点儿影响也没有,这是不负责任的。低毒易燃,才是对其危害性更准确的描述。日常情况下,PX的毒性与汽油相似,对眼部与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之所以将它列入危险化学品,是因为它易燃。

发展PX项目确有一定风险,但有风险不等于事故频发。如果认真管控风险,谨慎操作,事故不会轻易发生。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要倒退到原始社会,刀耕火种;也不是返回到农耕时代,都去土里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上,克服其弊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两者相辅相成。“饿着肚子谈环保”是不切实际的。

正是意识到这一客观现实,国家从宏观战略上倡导科学布局、整合并最大效率地利用有限的环境容量,有序发展这一重要的化工产业。这才有了一系列PX项目在当地的立项、审批。为的就是依托有足够实力的大企业,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管理来确保PX项目的安全生产,发挥其基础化工原料的作用,达到既可推动产业发展、居民就业,又能保护环境、国富民强的目的。

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对PX认识的深入,PX项目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安全生产的那一天定将到来。

思考题

1.中国为何要上PX项目?

2.PX项目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同呼吸,共奋斗

2013年2月底,随着全国“两会”日益临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陆续现身驻地。28日清晨,北京再次遭遇雾霾侵袭,刚走出代表驻地的政协委员姚明,抬头看了看浓黄色的天空,不禁皱起了眉头。与姚明有同感的代表、委员还有很多。几天后,治理大气污染成为“两会”期间呼声最高的议题之一。空气质量为何引起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治理大气污染,除了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外,老百姓还能做些什么?

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国大部频遭雾霾侵袭,从华北经中原和华东,直至云贵高原,席卷了1/3国土。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显示严重污染。各地纷纷采取包括暂停部分建筑施工、限制机动车行驶、引导公众减少室外活动等紧急措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望环城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等等,成为网友热议的新句。然而,在调侃的背后,更是人们对于环境、健康和未来的深深担忧。

2013年2月28日,鸽子在北京雾霾中飞行。当日,北京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中国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

从前,常用一年中“蓝天数”【按照1996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空气质量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被称为“蓝天数”,也称达标天数。】的多少来衡量空气质量的好坏。以北京为例,自1998年向大气污染宣战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蓝天数从开始的100天增加到2011年的286天,翻了一番多。但是,为什么2012年至2013年一季度的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下降了呢?2012年冬季,中国遭遇大范围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了污染物扩散。此外,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布【2013年1月1日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共74个城市将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和细颗粒物(PM2.5)等6个基本项目监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等信息。】,首次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空气污染监测更为严格。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执行199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据此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为91.4%。但按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达标城市比例则为40.9%。

空气污染治理需要长期过程,但必须有所作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衣食住行外,对生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当要求提高时,对污染的敏感度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需要采取更多、更强有力的行动,让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同公众的需求相一致。从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历程看,从英国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到重现蓝天用了50年,德国用了30年,日本花了20年。可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3年1月,李克强在谈到如何破解环境污染难题时说,雾霾天气并不是一两天造成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也要有一个长期过程,这和中国的现代化一样,是在同步推进的。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2012年底,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要分别下降10%、5%。上述目标如何实现呢?首先,政府各部门要统一协调,积极配合,研究对策,落实措施。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十条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等。

改善空气质量,人人有责

空气污染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污染影响健康的证据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充满细微颗粒物的空气中,将导致低生育率、儿童呼吸道疾病及动脉硬化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大气污染比非典还可怕。非典可以采取隔离措施,而大气污染谁都跑不掉。空气污染,关乎你我。在改善空气质量的道路上,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能单独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要花大力气,出重拳,还需要企业以及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

企业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企业治污意识提高了,自觉主动防污治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极大地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汽车油品质量为例。2012年,我国1亿辆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左右(参见mep.gov.cn/zhxx/hjyw/201302/t20130201_245846.htm。);北京的PM2.5污染源中,汽车排放约占20%。除了车辆本身比较老旧,技术不够先进外,油品质量也是个大问题。现有燃油含硫量较高,如要实施全面改造,提高油品质量,企业要对整个生产流程投入大量资金,平摊下来1升油要增加5毛钱,谁来为油品升级买单?是否可以主要由油企承担,车企和消费者也适当承担合理涨价部分?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汽车浩浩荡荡地走入普通家庭。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2012年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数据,北京市机动车辆在2005-2010年间迅速攀升,从258万辆增加到481万辆;到2012年11月底,保有量继续增加到518.9万辆。据交通部门预测,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2016年将达到600万辆这个上限。汽车大量消费是当前空气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治理空气污染,政府提出机动车限购,却遭到北京、上海、广州居民过半数的反对,仅1/3赞成。上述城市58%居民反对在市中心征收拥堵费;42.3%居民反对为减少空气污染向车主征收排污费。(参见《调查称中国居民对车辆限购限行很“纠结”》,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23日,finance.chinanews.com/auto/2013/01-23/4515057.shtml)。我们左手呼唤蓝天,右手要求生活便利,二者该如何平衡?对于每个人,我们是否应该在要求享用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履行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要不要为蓝天的增加作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不仅是抱怨或是无动于衷?

同呼吸,共奋斗

2013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民参与,要靠每个人的努力。愿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和呼吸,每一项有效行动都能为改善环境质量作出一份贡献。

延伸阅读

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是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绿色出行,简单易行。日本东京90%的市民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为减少汽车污染,东京市民出行大多自觉乘坐公交车辆,仅到偏远地区办事或外出旅游才用私人汽车。减少开车,搭乘公交、地铁等车辆,骑车或者步行,提前淘汰老旧机动车,选择清洁燃料或小排量环保汽车……都可以为减排大气污染物出一份力。

节能减排,开关之间。据测算,每发1度电,需要燃烧330克煤,排放出700多克的二氧化碳,以及数量不等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大量成分复杂的粉尘。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节电,以北京市目前户籍与常住人口总共2070万为基数,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发电厂就可以少烧6831吨煤,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好转。

理性消费,绿色生活。善待自然,就要选择一种有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重拾勤俭节约,改掉那些一时方便、好玩却不利于环境的生活习惯(如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烧烤、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纸杯等)。2012年除夕夜,由于燃放烟花,北京部分地区PM2.5浓度急剧上升,造成局部重度污染。破坏自然的行为少一些,环境友好的行为多一些,天空也就能更蓝一些。更进一步,超越洁身自好,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共同营造绿色生活的氛围,如为绿色消费出谋划策,制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等等。

如今,环境保护实已无路可退。每个人都应切实履行呵护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是优美环境的受益者,也都是环保行动的参与者。因为同呼吸,所以共责任;因为同梦想,所以共奋斗。

思考题

应对PM2.5,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四、蓝天是个好东西,也是很贵的东西

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前,“蓝天”对于北京是个相当稀罕的“物件儿”。对于全球瞩目的这次盛会从宣布将于北京举办之时起,有人便担心空气质量能否达标、交通运输是否畅通等问题。然而,随着大幕拉开,先前的担忧似乎成了杞人忧天。飘着朵朵白云的湛蓝天空让所有人感到空前的欣喜与幸福。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实现环境的改变并不是天方夜谭。蓝天的确是个好东西,而要把天空洗净变蓝,代价也是昂贵的。

在奥运圣火于鸟巢熄灭前的那一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环保是本届奥运会的重要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犹如改革开放三十而立的“成人礼”,特别是“蓝天”引发的思考,将国人对于环保的意识提升到了新高度。“环境与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环境”和“发展”也形成永久的博弈。

优美环境,价值无限

近年来,财富增长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不惜牺牲环境也要先抓GDP就是这种价值观的表现。然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优美环境,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发展观示范课。据北京环境监测站统计,2008年8月,全月大气环境各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45%,奥运会期间更是下降50%,出现了14个一级天,为10年来空气质量的最好水平。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的朵朵祥云,让人们切身体验到财富之外,优美环境也是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

目标艰巨,努力成真

申奥对北京环境的承诺目标确实艰巨。但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治理设施投资之“工程减排”、实施企业搬迁之“结构减排”和要求重污染企业停产、限产和建筑工地奥运期间停工以及机动车限行之“管理减排”等措施,虽然损失了部分经济利益,绿色奥运的环境承诺终于兑现。事实证明,即使目标艰巨,只要有决心、肯行动,便没有无法完成的任务。

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改革开放以来,从消费者权益到环境权益,公民权益意识得以建立,维权也逐渐为大家所熟悉;进入21世纪,建立“责任政府”和“责任企业”则成为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新目标。过去面对环境污染,公众大多要求政府履行监管义务、企业遵守环境法律,似乎公民个人行为同改善环境质量没什么关系。然而,北京奥运期间所推行的机动车限行措施,使车主在感受某些“不便”的同时,也体会到个人“不便”所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和交通顺畅的“方便”,有了与绿色出行亲密接触的机会,认识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每个公民都有一份责任,都能作出贡献。从权益到责任,从理论到体验,绿色奥运成为理想的“实验田”,也为政府今后制定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管制法律法规夯实了民意基础。正如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言:“因为奥运会,中国人民普遍提高了环保意识。”

制定公共政策,培育服务精神

北京奥运的举办,考验了政府制定政策的能力与服务精神。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提出“绿色奥运”承诺,北京市实施了历时十年的“蓝天计划”,推行各项措施,提高空气质量、恢复北京蓝天。同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使公众对公共政策的意义和有序参与政治活动有了切身体验。例如,在媒体、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下,市政府及时发布奥运限行措施的补充规定,每天设置3小时的缓冲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机动车上路不受尾号限制。这项补充规定激发了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也使政府看到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积极意义,是个完美的“双赢”。

北京奥运已经远去,但其留给我们的遗产和影响将与我们长期相伴。环境的改善需要成本与代价,公众有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为了减少“昂贵”的代价,降低治理成本,首先需要保护好“蓝天”。蓝天要求我们约束自身行为,未雨绸缪,以小换大。除了北京,还有全国。除了奥运,还有未来。如何下好环境与发展这盘棋,如何以最低的代价换取最多的蓝天,这是人人都该严肃思考的问题。愿越来越多的蓝天同我们一起参与和见证美丽中国的成长。

相关链接

蓝天计划

“蓝天”是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气的形象化概称,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空气洁净程度的直观表达。为治理大气污染,从1998年起北京市制定“蓝天计划”,先后推出了200多项措施使得蓝天数量不断上升。1998年北京的蓝天天数仅为100天。2008年,北京市的“蓝天”天数为274天,改善比例为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