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李红艳,女,41岁,农民,共产党员,省党代表,宜昌成祥养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花镇人。
高中毕业后卖过服装、开过餐馆、当过酒店主管。2007年冬辞职返乡养羊,并于2009年底发起成立宜昌成祥养羊专业合作社,首批32个社员来自远安、夷陵两地6个乡镇。
经过几年推广,合作社内宜昌白山羊的养殖率达80%以上,并注册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一个乡村合作社的产值发展到4700万元。如今,合作社带领着692个社员,年出栏山羊达1.5万只,户均养羊收入3.86万元,并带动3000户总收入过亿元,让万余乡亲脱贫致富。
1976年出生的李红艳,老家在宜昌夷陵区分乡镇天鹅池村。高中毕业后,李红艳进城打工,在一家农庄从服务员做到主管,丈夫是农庄里的大厨。
2007年底,李红艳从农庄辞职,和丈夫一起返乡,在大王崖山下租了个牛棚养山羊。没想到,刚刚创业,就遭遇当头一棒。
第一道坎
第一道坎出现在2007年冬,宜昌暴雪。李红艳花3万元购买的95只羊,有40只被冻死、饿死。“当时有个羊贩子上门,给剩下的55只羊估了估价,说给8000元全拿走。”这样低廉的价格,李红艳无法接受,倔强的她堵住牛棚的门,任凭丈夫怎么说,坚决不肯卖。经过没日没夜的照料,剩下的55只羊都活了下来。2008年,李红艳养羊赚了18万元。
第二道坎
第二道坎出现在2009年。当时李红艳通过融资,开了个羊肉加工厂,主营真空包装的鲜羊肉和熏制羊肉礼盒。由于缺乏经验,她第一次熏制的70多只羊,全都发臭了,上十万元又打了水漂。好在羊肉礼盒销路不错,李红艳迅速扭亏为盈。
第三道坎
第三道坎出现在2015年。当时李红艳打算在夷陵区开个羊肉主题餐厅,“照搬洋快餐的风格,还专门研制了羊肉汉堡等特色食品,前前后后花了58万元,结果几乎没人登门”。眼看餐厅开不下去了,李红艳急忙调整经营思路,改做羊肉火锅,餐厅终于出现转机。
致富路上不忘乡亲
李红艳还是宜昌成祥养羊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9年时间,合作社的农户从32户发展到700多户。2008年秋天,通过“每户交500元押金,送波尔山羊”的方式,32户农民组成了合作社。经过9年的发展,合作社的宜昌白山羊良种繁育,年供应种羊能力达2000只以上,肉羊规模化养殖总量达到5.3万只以上,年出栏肉羊2.76万只。
2012年,在香龙山村,李红艳选了10个贫困户,每户发5只种羊。当时约定,羊下了崽后,种羊还回来,羊羔给贫困户,养大了以30元/斤回购。由于方法不对,有几个贫困户不仅羊羔没养出来,种羊也还不回来。“我走过的弯路,不能让乡亲们再走。”
2013年,李红艳调整扶贫思路。她在3个村,给贫困户免费修了53栋羊舍,对于这些贫困户养的羊,以每斤高于市场价两三元的价格收购。
通过示范带动,夷陵区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式“扶贫示范村”和“致富明星村”,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样本。如今,合作社拓展熟食加工、烤全羊等产业,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和乡亲们一起干,最幸福!”李红艳说,接下来准备进行新一轮融资,把老高荒品牌推向全国,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让村民们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李红艳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党代表”、"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
当然,这些荣誉背后,凝聚着她多年的辛劳。
网友评论